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刘琴
[导读] 新时期下,“核心素养”一词受到了广泛关注,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也不尽相同,广大教育学者为了实现高效教学目标,对各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刘琴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实验中学 442500
        摘要:新时期下,“核心素养”一词受到了广泛关注,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也不尽相同,广大教育学者为了实现高效教学目标,对各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对于初中地理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为了做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渗透工作,教师要发挥好自身引导作用,并积极吸收先进教育理念,运用先进信息设备,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制定高效科学的活动方案。基于此,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
引言
        信息技术和各种实用的信息化工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在网络中收集大量相关的学习素材和资源,提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课堂上,教师通过给学生呈现多样化的学习素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形成对新课内容的学习认知,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的思考探究空间,提升知识教学的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学课堂中的一大特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更加丰富的课堂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学生在上台展示的过程中,也能够锻炼自己的胆量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学习初中七年级地理湘教版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在世界不同区域气候的名称、气候的特征、气候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形成气候的原因等。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成果展示。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让台下的学生仔细听讲,然后进行纠错。在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时,台下的同学能够清楚地看到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气候,加深印象。学生通过上台分享,能够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也展示了小组交流的成果。学生刚开始上台时难免有些羞涩。这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学生多次上台之后也就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辅助难点知识的有效化解
        在讲到一些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要点时,教师要选择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对教学过程做科学预设,找到知识点中的难点,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相应的了解。在化解教学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优势。信息技术可以让原本抽象的知识以具体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尤其是在地理图形、地理数据的展示上,可以产生很好的呈现效果。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教学容量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建立和学生之间的良好的沟通渠道。教师可以先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答,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再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思维引导。这种整体性的教学融合可以有效扫除学生的学习障碍,让学生逐渐找到分析探究知识点的路径,并让学生的思维快速活跃起来,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海陆的变迁”这节课时,大陆漂移说是一个教学难点,因为这个知识点非常抽象,初次接触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认知障碍。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呈现各种生动直观的图像,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建立整体的学习印象,让学生对大陆漂移说进行初步理解。随后,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来考查学生对大陆漂移说的理解程度,如“为什么南美洲与非洲的古老地层极其相似?”“海陆为什么会发生漂移?”这一系列问题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展开,通过之前的图片演示,加上问题引导,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当前世界地理的形成与发展。这种教学融合能够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可以尝试利用刚刚看到的图像、画面及课本中理论知识来分析、解读这些问题。随着上述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吸收相应的难点内容,课程教学的预设目标也能够得到有效实现。
三、结合网络资源,扩充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地理教材内容丰富,虽然涉及面很广但是知识点不够深刻,每一项知识内容都有很多可延伸内容,在引导学生开展地理学习过程中,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习吸收教材知识,难以使其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得到切实提升,对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搜集与之相关的更多知识,促使学生在课上观看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其知识容量,切实增强其综合能力。比如在学习“日本”“东南亚”“俄罗斯”“印度”等内容时,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可以发现,这些单元主要为学生介绍了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概况和主要城市等内容,为了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发展核心素养,并提高自身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关国家的趣味小知识,比如:印度的瑜伽是哲学体系之一,古代的印度人利用瑜伽想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不停的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更好地感受了解其他国家,全面提升对国家的了解程度。
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师需要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创新应用,让这些技术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教师要通过这些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张瑞芳.新课改下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的探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09):211.
[2]林传旺.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的优化探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07):203-204.
[3]王政森.浅议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堂构建[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7):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