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徐梅
[导读] 德育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初衷和灵魂,贯穿于整个素质教育教学过程,并且覆盖所有教学学科,对于塑造健康、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徐梅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 264500  
        摘要:德育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初衷和灵魂,贯穿于整个素质教育教学过程,并且覆盖所有教学学科,对于塑造健康、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向学生传导积极向上的美学知识,发挥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能在学生美学启蒙的过程中,传递积极的思想情感,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策略
        小学阶段是奠定学生道德品质基础,形成健康人格,树立正确道德观念最关键的时期。对于小学音乐这门学科的教学工作者来说,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生活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应充分利用音乐这门学科的趣味与美感,充分发挥音乐之美,树立人物榜样,培养道德行为,增强道德素质,在音乐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教学,充分利用音乐内涵,沁染学生的情感品德以及喜好,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开展德育教育重要性
        区分于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说教式”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能够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教师深刻挖掘音乐教学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因素,能够充分发挥音乐育人作用,积极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全面提高我国小学德育教学水平。同时,音乐作为全人类通用语言,寄托丰富的情感,将音乐教学与德育教学融合,能够使学生从音乐旋律中体验情感、褒贬善恶、培植爱心、塑造人格,与音乐产生共鸣,提高自身的审美情操以及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开展德育教育策略与应用
2.1挖掘音乐教材德育因素
        在音乐教学中对于德育教育进行有效渗透,需要教师立足音乐教材本身,对于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深刻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只有对教材进行充分挖掘,才能设计出符合教材内容,蕴含德育内涵的有效音乐教学课堂。教师通过对于音乐教材进行研究,查找相关资料,找准德育教学工作的侧重点,利用乐曲的特点以及表现形式的不同,在教学中实施爱的渗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保护环境,团结互助的道德思想,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精神意志。
2.2创设德育教学情境
        情景教学作为备受欢迎,广泛被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根据音乐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相应的音乐教学情境,从中渗透德育教育思想,有利于点燃学生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德育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劳动最光荣》这一节课堂欣赏课中,教师利用音乐的欢快的节奏,为学生营造出劳动快乐、光荣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积极参与劳动的德育教学情境。在欣赏音乐的教学环节,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感受歌曲欢愉的情绪,共同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其次,教师对于《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内容进行启发,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展开联想,结合自身真实的劳动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进行德育教育。
2.3开展德育教育艺术活动
        教师开展课外艺术活动,为学生表现自我提供平台,从中对于德育教育进行有效渗透,能够有效丰富德育教育内涵,促进德育教育外延发展,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与人交往的态度和方式,扩大德育教育效益。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上册《大风车》这一节音乐表演课中,教师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从中进行德育教育。首先,教师以大风车为载体,带领同学们在愉快的歌曲当中拉开音乐课堂的帷幕。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对于《大风车》这首歌曲进行表演,使同学们相互配合,相互照应,在团体协作中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同时提高组织性和纪律性,树立集体观念,领悟团队精神,从中促进道德素质提高。最后,教师将大风车的音乐与舞蹈艺术、人文历史等进行结合,使学生学习更多关于风车的知识,了解音乐要素,渗透多元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全面提高德育教学效益。
2.4树立德育教育人物榜样
        模仿作为学习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在音乐课堂上为学生树立德育教育的人物榜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模仿学习天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榜样的熏陶,学习高尚思想品德,树立乐观人生态度以及崇高理想。一方面,小学音乐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实施者,要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模范榜样,在行动上向学生传递优秀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对于音乐中的主人公以及音乐作者进行分析,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感人事迹与深刻道理,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以情动人,引发共鸣,发扬人物榜样所蕴含的道德素养,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结束语:
        总之,任何阶段任何学科的每一位教师都共同肩负着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渗透,净化学生心灵,树立健康人格,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充发挥音乐内涵,通过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创设德育教学情境,开展德育教育艺术活动,树立德育教育人物榜样等形式,将音乐教学与德育教学融为一体,全面提高我国德育教育水平,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倪尔康.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黄河之声,2020(04):127.
[2]布仁切其克.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