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革新分析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  吴正香
[导读]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学习态度、参与度等,会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吴正香
        四川省绵阳中学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学习态度、参与度等,会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新课改环境下,教师需注重凸显学生主体性作用,并进一步增强课堂的互动效果。通过最大程度发挥人教版教材中插图的教学优势与价值,改变学生对生物教学的刻板印象。且构建具有趣味性与互动性的生物课堂、科学设置与调整教材中的技能训练栏目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生物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革新
        引言:
        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职责所在,更是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教学机智的重要手段。新课改环境下,针对高中生物教学的革新研究,教育工作者需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学空间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且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延伸传统教学空间,并发挥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的优势,构建可极大迎合学生认知与需求的教学空间。由此,通过科学的高中生物教学革新,培养具有夯实理论基础、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
        一、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革新的关键点
        (一)凸显学生主体性作用
        新课改理念指导下,使得教师认识到教学的本质意义与价值。教师应学会有效凸显学生主体性作用,令他们积极的参与到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而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不应“填鸭式”的灌输知识。生物课堂上,教师并通过设置趣味横生的教学活动,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鼓励学积极表达观点、提出建议与意见,且教师能够积极、虚心的给予反馈。
        (二)增强高中生物教学互动性
        新课程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保证展现工作长期性、科学性、连贯性。教师在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这一关键的教学要素。教师在实际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通过增加教学的互动性,对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进行有效培养。教师需充分理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深刻内涵,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获取、研究生物知识。
        二、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革新的具体策略
        (一)发挥人教版教材中插图的教学优势与价值
        插图是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的重要构成要素,属于十分关键的教学素材。而我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生物教材内容体系进行较大的变动与调整。新教材增加了插图的数量,并对插图的呈现形式进行有效的创新与丰富。新生物教材在版面设计更具有视觉冲击,能够吸引学生进行认真的阅读与浏览。教师应发挥插图的教学优势与价值,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素材融入到生物教学设计当中。将文字与插图进行科学的融合,为学生创建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不过度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与讲解,应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对生物学进行研究与探讨。基于新课改理念的作用下,教师并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插图进行分析与研究,并鼓励他们自主融入文字信息。教师通过学生对插图的文字化解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理解能力、认知能力。

企业在对图文信息进行二次处理、创新转化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从插图中提取关键的生物学概念、知识原理等内容。使学生学会看图说话,在灵活、科学对图文进行转换的过程中,加深学生记忆,应对生物学规律、概念内涵建立深刻的认识。教师利用人教版中的插图,增强高中生物教学的生动性、实效性,促使学生制图、释图、绘图方面的能力获得显著提升。
        (二)构建具有趣味性与互动性的生物课堂
        关于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的革新,教师应通过构建寓教于乐的教学环境,增强课堂的活跃性。只有充分保证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目标。新课改背景下,针对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必须做到以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只素养、思维素养、能力素养,令他们成为具有思辨能力、精准判断能力的人。教师将慕课、微课等现代教育工具,科学的应用到生物课堂上。且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构建“虚拟生物课堂”,组织学生在线上对理论知识、实验流程进行研究与探讨。从学生的获取信息的习惯、信息阅读方式上来看,运用网络平台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更易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以及探索与研究生物学知识的欲望。基于线上平台,教师应充分凸显学生主体性作用,令他们积极的发表观点、立场与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习问题等,对生物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扩充,并选择案例分析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精准传达知识内容。
        (三)科学设置与调整教材中的技能训练栏目内容
        围绕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能深挖教材知识内涵,将最具有价值的内容呈现给学生。教师应结合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中的《必修2》重要内容,做好课程设置与优化工作。其中,教师应能够针对“技能训练”栏目进行科学的调整与优化,生成更易于激发学生积极性有兴趣的教学内容。如表一所示,教师应能够根据课程内容,科学设置实验程序,组织学生在识图与作图的工程中,深入分析精原细胞分裂的过程,且能够对染色体数目建立正确的认识,并能按照规定精准制作变化图。同时,教师利用类比推理活动,引导学生科学的分析基因与DNA之间的长链关系,并能够鼓励他们多次进行实验与观察,最终获得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教师利用“技能训练”栏目,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进行全面提升。从图表中可看到,人教版生物教材中通过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可锻炼学生的生物学科学思维,促使他们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获得有效培养。高中生物教学的革新,必须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既要重视夯实学生理论基础,还应通过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结语: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等。通过改善生物教学环境、优化生物课程内容,为学生呈现一个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确保他们学习质量获得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灵凤.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0,30(06):63-64.
        [2]康建莉.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6):85-86.
        [3]马斌奎.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模式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6):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