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霞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翟王镇中学 251808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教学媒介,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情境,使得学生可以在构建情境和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学习和迁移运用知识的教学方式。在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的实践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始终坚持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放在首位,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克服普遍存在的偏重知识传授、强调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弊端。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随着全国的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与改革,我们国家对于学生的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可以通过信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给学生展示更多学科相关内容,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是对国家生活至关重要的,初中生具有理性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现状
在初中阶段,有些道德与法治老师认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因此,教师就会将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划分好重点与难点,将考点灌输给学生,只注重最后的成绩。这样就会让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兴趣。因此,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了课堂效率以及质量。同时,如果采用灌输式教学也会让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只是理解的不够透彻。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使得学生没有兴趣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情境教学的实施原则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改革过程中融入情景教学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也能够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原则:其一,构建高效的教学情境原则,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到课堂中的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当中,解决重点难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原则,在传统教学中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将情境教学法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出问题,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其三,探索性原则,教师可以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入更多的资源,给学生进行展示,帮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探索精神,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1]。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教学的构建与实施
为了更好的让情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升教学效果,需要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建构和实施。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情境
随着中国经济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早已惠及到教育界,多媒体基本在全国中小学普及。平时在教学在充分利用好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课本上的知识文字是比较枯燥的,有些知识让学生难以理解使得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失去信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强大优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影响着情境问题的效果。当教师设计的情境问题与学生之前的认知结构发生矛盾时,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非常有兴趣的了解这些地理过程,整个过程生动有趣,学生也非常投入。这对了解复杂的知识非常有帮助,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师就可以先通过幻灯片放映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让学生们感受不同的文化,利用图片、视频多种资源为学生建构出教学情境。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全身心的从知识的学习中得到满足感。让小组学生进行讨论,说出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探讨兴趣,让学生学会分享,进行小组讨论,对本节课了解更加深刻,提高教学过程的效率,也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让学生学习地理更有热情[2]。
(二)利用情境教学模拟实际情况
在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教师可以举例子让学生分析哪些事件属于民事权利,哪些事件属于民事义务。只有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才能够更好的记住这部分的知识点。包括在这一单元有一部分违法犯罪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这部分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建立模拟小法庭,让学生处理民事纠纷。同时采取积极探讨的课堂教学组织,辅助学生构建社会法治价值观。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会因为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比较枯燥而厌烦,不能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导致教师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如今有了新课改的教学方法的出现,教师主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也要拥有质疑能力。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还是处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以还会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大胆质疑,这样才能完善教学,让学生坚持自我,由学生自主观察社会中不道德的现象,加强实践教学的引导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情境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细心与学生交流座谈,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与想法。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新闻、视频、音乐等,创设合适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让学生展示自我。
参考文献:
[1]赵军红.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59-60.
[2]孙兰双.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