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趣味化识字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廖秋萍
[导读]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肩负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小学生学习掌握汉字是一生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基础。
        廖秋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秀田小学  530000
        摘要: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肩负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小学生学习掌握汉字是一生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基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承载着低段教学的半壁江山。只有正确掌握了汉字,阅读和习作教学才有了前提与基础。所以,在小学低段教学中,研究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趣味化;识字教学;有效性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识字应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汉字启蒙,使小学生能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不仅提高学生识字效率,而且还可以保障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实效。趣味识字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识字学习。
一、利用故事趣味识字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故事充满兴趣。由此作为出发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将具体的汉字编写成为趣味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轻松记忆汉字。
        例如,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多”、“少”、“高”、“低”、“冷”、“热”、“左”、“右”这些汉字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编写出下面充满趣味性的小故事:夜幕降临,人们都进入甜美的梦乡中,仔细聆听,发现书桌上摆放的字典当中传出了声音。听“多”对“少”说:咱们两相反,我代表事物很多,你代表事物很少,他们都没有咱们这么亲近。听完“多”和“少”的对话,字典当中众多的成员纷纷提出异议,“高”、“低”、“冷”、“热”“左”、“右”都反驳道“我们也跟你们一样”;“多”和“少”并不在乎,问道:“你们这么说,有道理吗?”“高”、“低”、“冷”、“热”“左”、“右”回答说:“当然”。“高”和“低”说:“我们一个表示事物较高,一个表示事物较低”;“冷”和“热”说:“我们一个表示温度很冷,一个表示温度很热”;“左”、“右”回答说:“我们代表一个方向左,一个方向向右。”这时候,“多”和“少”才明白,原来字典当中有这么多和自己一样的朋友哇!小学生们通过听故事,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更好的学习汉字。


        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个小故事深刻地认识到“多”、“少”、“高”、“低”、“冷”、“热”“左”、“右”这些汉字所表示的相反的含义,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记忆效果,从而获得理想的识字教学效果。
二、寓教于乐,游戏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要求具有创新性,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低年级的学生最喜欢做游戏,只要教师说做游戏,他们注意力会特别集中,兴致盎然。在积极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动口、动手、动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满足,识字效率也提高了。
        开火车识字是识字教学中较常见的方法之一。教师手拿生字卡片发出口令:小火车开起来!学生整齐、响亮地回答:“一开开到我家来!”以纵行或横行为单位,逐个识字,学生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生字复现率高,特别适合一年级的学生。打电话识字是开火车识字的升级版。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自主意识的增强,开火车识字已吸引不了学生。这时,教师可以变换一种方式——“我来打电话”游戏,它操作简单,师生共同参与,趣味性强。如学“柳”字时,教师起头:“我来打电话,柳,领读3遍,谁来接电话?”学生A收到指令后回答:我来接电话,柳树,柳枝,再领读词语2遍。然后说:“我来打电话,读‘荡’,谁来接电话?”学生B开始读字词,并领读。学生在打电话识字的过程中当“小老师”领读,给生字组词,增强了识字的主动性和自豪感,既锻炼了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口语表达能力。猜谜语识字也是识字教学中经常用到的识字方法。如在教“告,午,生”时,教师说“一口咬掉了牛尾巴;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牛走独木桥”;教学“观”,教师出示谜面:又见面。学生猜出时,继续追问:小王子见面。学生马上猜出了“现”字,学生在轻松的猜字过程中记住了字形,理解了字义,不仅发散思维、进行了识字,而且享受了学习的快乐。歌谣识字,生动形象,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说爱唱的特点。
三、打造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智更多地停留在儿童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教师的严厉教学不是很感兴趣,教师严厉的教学也会给学生带来糟糕的学习体验。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学生很难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打造趣味情境,对学生进行课堂上的情境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地解决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识字练习和图片进行结合,例如,学习“狗”字时,教师可以拿出相应的狗的图片,或是通过多媒体播放与狗相关的视频,来加强学生对该字的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狗字进行形象化,让学生能更快速地记住字形和字义。而在学习“眼、鼻、嘴”等汉字时,教师也要结合实体来进行教学,通过与学生积极互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这种教学方法更加复杂。但效果也更加显著。因此,教师要善于用情境教学法对学生展开教学。情境教学法由来已久,近年来也逐渐为学校教师所接受,倘若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情境教学,必然能够为学生的识字教学带来新的突破,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的识字学习不再困难。
结束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化识字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首先,趣味化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及学习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小学生识字需求;其次,趣味化教学突破了传统识字教学单一、枯燥的教学弊端,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也提高了教学趣味性,更加容易培养小学生识字兴趣。
参考文献
[1]杨战英.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法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8):124.
[2]邱瑾.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1):67.
[3]陈淑敏.小学低年级趣味化识字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宁夏教育科研,2018(03):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