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海燕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蓬街私立中学??浙江 台州 318050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 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化学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模式,它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密切联系起来。而探究活动的实现,离不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必须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问题作引导,使学生自己设计与完成实验,并收集、分析、处理信息,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的兴趣、习惯和学习能力。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思维能力。把“自主学习”教学思想引入课堂中,就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潜能,加快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高质量的学习。
二、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
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欠方法的传授。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戴安邦教授曾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蒋南翔同志也说过:对于一个初次进森林的青年猎手,不能只给他干粮和猎枪,更重要的是要教他具有如何生存的本领和熟练掌握射击技术,这都告诉我们能力远比知识重要。在以往,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教师讲的、书本上写的都是不容怀疑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费尽口舌,讲得满头大汗,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一知半解,就算是学生理解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但一遇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仍然解决不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自主性学习中应让学生自已提出疑问,然后进行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交流,归纳小结解释其内在的深层关系,最后是在掌握主要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探索新的知识。如本人在讲授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乙炔 炔烃时,把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乙烯这一不饱合烃的性质,从结构决定性质这一角度出发,让学生大胆地猜测乙炔与酸性高锰酸钾及溴水的反应现象,然后让学生自已动手用实验来回答自已的问题,而在实验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也可让学生产生各种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你的实验结果是否和别人的一样?为什么你的实验和别人的不一样?答案能在书本中找到吗?如果不能在课外能找到答案吗?同时在乙炔燃烧的实验中,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乙炔的燃烧火焰与乙烯的燃烧现象不同,这也同样激发学生去找原因,从而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权力,这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学到方法。
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学习这一过程看作是一个学习与创造的过程,进行新知识新内容的创新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创新,学会创新,轻学科重创造性的劳动,让学生在不断地进化、发展、提高、完善甚至超越。例如在讲授高中化学乙酸羧酸内容时,其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实验中,在收集乙酸乙酯时只考虑产物中有乙酸,为此本人根据学生所学知识通过实验来探讨这一实验。设计如下问题:在产物中可能还有哪些物质的存在?如何验证这些物质的存在?应该如何除去这些物质?在反应中应如何控制适宜的温度?如何能够得到较纯的乙酸乙酯?你有什么设想把这个实验改进?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与探索,而学生渴求找到答案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带着问题去学习并通过自已的努力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不仅能够提高自已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增强创新意识。
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加强
1、充分利用好教材。
在新编的高中化学教材中,新闻记者资料、家庭小实验、选学等栏目的内容占了一定的比例,而所有的这些内容一般都不会在课堂教学中详细讲解,这都要求教师能够引导,使学生自主地完成这部分的内容,教师也可适当地印发一些与之相关的补充内容让学生自已阅读,或在课外活动中指导学生的有关学习及实验,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及自学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果能充分利用好教师的演示实验与学生的分组实验,则大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实验的处理,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中的样版实验,这还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实验进行分析与改进,以增加趣味性与科学性。如在讲授二氧化硫时,对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我们除了可以将其通入品红溶液中,还可以将其通入其它有色物质中。而对于二氧化硫的污染问题,也可组织学生定期对某一植物喷二氧化硫,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并以书面的形式上交。
3、让化学与生活相联系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化学即是生活,在教学中结合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例如在学习原电池、电解池的内容时,指导学生阅读化学史,了解最初的原电池发展史,组织学生到电池厂参观生产车间,从而使学生增加了不少工业生产的感性知识。从校园走向生活、社会,学习、探索新知识,既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论:总之,我们教师在用好新教材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征途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在施教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和实践活动,从中获得感受、体验和内化,而“自主学习”化学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龚春燕.创新学习的方法,中国教育报
【2】 张方国.化学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唐晓明 .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M]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2.6.)
【4】 邱化明.化学教学中自主能动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