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丽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坦坪中心学校 424500
摘要:农村贫困学生上学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政策的落实和社会资助的进一步介入,基本上解决了部分贫困学生的就学问题,但是随着学生资助工作的普及,也出现了一些令人迷茫的问题。本文就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些肤浅的探究,以期让更多的贫困生得到更好的资助。
关键词:农村;小学;贫困生;资助
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是农村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指引,农村贫困生资助工作是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的具体实践。现阶段我国资助工作面临着认定工作难精准、资助主体难协同、扶志育人难开展、资助管理难有效等困境,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引下,按照牢基础、抓协同、把方向和重保障的思路,不断改革创新,切实提高学校资助工作的实效性。
一、我国目前资助政策体系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2019年国家进一步完善了对学生的资助政策和措施,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我国在高等教育本专科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和入学后“三不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后可申请国家助学金,解决在校学习期间的生活费,平均每人每年3000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以通过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与住宿费,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承担,还款期限原则上按学制加13年确定,最长不超过20年。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明确表示,不会让即将面临初中和高中毕业的学子为钱发愁。
在小学和初中,国家实施“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城乡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250元。从2019年秋季,家庭经济困难的非寄宿生也开始纳入补助范围,补助标准按照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的50%核定。为国家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800元。
目前,我国从制度上基本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二、贫困生界定中存在的问题
每年到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要进行摸底的时候,很多学校的负责人员就陷入了抓狂境界。如何界定贫困生是工作中面临的最大迷茫,虽然也制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认定实施办法。从表面上看天衣无缝,但坐下来思考,其实不尽然。往往我们在认定贫困生的时候,只能根据学生自己的申请及填写的申请表,然后通过村委会帮助进行鉴定盖章,最后返回学校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再进行二次鉴定盖章,最后确定出贫困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较多的。
1、首先是学生的申请。有些学生和家长为了享受资助,往往把家庭的贫困现状进行夸张,把一些不实的情况写入了申请表中,博取老师的同情。而有些家庭真正贫困的学生又羞于启齿,不敢把家庭的真实情况写入申请表中,进而无法享受资助。
2、经过一系列界定后,申请表最后又回到了学校的手中,通常学校都是通过学生申请、村委会界定从而直接界定贫困生,有的学校落实到实处的话,却又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如学校工作人员工作量巨大、交通的不便、时间的紧凑等等,不可能下到每一个学生的家中去了解情况。就算是去到学生家中,也只能了解到一些显而易见的情况,却也很难真正的了解家庭人均收入、日常消费及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特殊因素。
3、不排除个别班主任老师在界定贫困生时,采取了成绩优良,听话的班干部和学生优先的这一模式、领导的亲属、教师的亲属优先等,也导致了一部分真正家庭困难的学生无法得到资助。
以上的种种这都给准确界定贫困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三、关于农村小学精准资助的几点建议
贫困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对贫困生除了物质奖励外还应多点精神激励。要表彰和奖励品德优良、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挥典型引路和榜样示范作用;还要鼓励他们勤奋努力,刻苦成材,鼓励他们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改变现状。
1、分层资助
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学校应对学生的精准资助实施因需分层助学,这不但可使贫困孩子的生活得到一定的保证,还能够使不同学生在不同等级的资助下尽其用,去促进自身的德智体美。为了实现这个精准资助的新模式,我们务必要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使他们变得足以优秀去面对社会上诸多考验。此外,还要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只有知识学习扎实了,才能有更好的出路与未来,实现彻底的脱贫。
2、实现精准资助信息的安全化
大数据时代,实现精准资助信息的安全化对贫困学生及家庭的隐私是十分重要的,据数据显示,许多学校还并未对其进行安全化的管理,没有相关的文件对其进行约束,就会导致贫困学生的认定私密信息公开透明,就会被不法分子当作信息犯罪的基本信息库。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对于贫困生数据库的保护措施务必要更加严密,最大限度的去保护学生及家庭的私密信息。此外,还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波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校得到知识和心理的共同发展。
3、提高精准资助育人队伍的质量
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精准资助育人的工作,育人队伍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充分保证育人队伍能够具备如下方面:一是极强的工作能力,二是极高的综合素质,三是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同时,基于“三全育人”的思想指导下,在学校中负责精准资助的部门也要能够充分的发挥领头作用,并且要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精准资助育人方案,然后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来开展精准资助育人的相关工作。而在此期间,为了能够使该项工作的质量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对于如上的三个方面则要予以重视并且要能够落实到处。
四、结语
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要深入探索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其素质与能力提升问题,让浓浓的关爱伴随着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之路,使校园成为学生的生活家园、精神家园、成长成才的家园,必将有益于我国教育事业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瀚允.农村贫困学生民间资助模式探讨[J].新西部(中旬刊),2014,(7):95,113.
[2] 朱琳.对农村贫困小学生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7,(5):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