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旗在佳木斯一中高高飘扬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胡迎秋
[导读] 对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鲜明回答了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应担负什么样的职责、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建成什么样的组织等问题,为建设好建设强党的基层组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胡迎秋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 154002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党基于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对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鲜明回答了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应担负什么样的职责、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建成什么样的组织等问题,为建设好建设强党的基层组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佳木斯市第一中学党委牢记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的政治定位,不忘初心,扎实推进党组织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有效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化,使党组织成为全校教职工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一、勇于创新,让党课讲起来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新部署新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严起来、实起来、活起来,在打牢基础、补足短板上下功夫,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佳木斯一中走过九十五年风雨历程,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学校党组织始终站在时代最前沿,引领师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书写了学校薪火相传的恢弘篇章。新时期,传承好学校红色的育人传统,让党的旗帜永远在校园飘扬,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凝聚干实事创伟业的正能量,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学校现有三个校区,人员集中困难,教学任务繁重,如何在不影响教学节奏与学校日常工作的情况下加强党建设,成为校党委首先解决的命题。没有改革就没有创新,2013年9月开始,党委创造性地开展了嵌入式“微型党课”活动,充分利用学年周二、周五两次早会时间,把党课牢牢嵌入早会当中,时间5-8分钟左右。党课要求做到:
        选题准。内容上精心设计,用尽心思,既凸显主旋律,又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党员教师像给学生上课一样讲党课。大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小到身边的先进党员感人事迹,都成为微型党课的学习内容。支部书记从关键词讲起,凝练精确,生动形象,易学易懂。  
        党味浓。党委要求党课上挂党旗、有PPT,适当配乐,营造鲜明的党建氛围。最重要的是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出党的声音,明确党的意志,落实党的要求。
        接地气。第一中学的支部书记都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断向往先进的心。党课上身边人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师们不再觉得理念高高在上;身边人讲身边事,“一中魅力人物”“一中最美瞬间”“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认真教”等先进事迹,使教师们体会真情实感,有温度,触动心灵。党课上时常爆发教师们发自内心的热烈掌声,更会有他们热泪盈眶的感人场景。
        参与面广。每一位党员都有机会讲党课,他们抢着讲、比着讲,像赛课一样,因为来自一线,所以平实,因为平实,所以亲和,因为亲和,所以越来越精彩。听众是学年部门的全体教师,更容易形成“曲高和众”的局面。
        队伍保障。为加强支部建设,第一中学的支部书记纳入到中层干部管理中,支部书记参加中层干部例会,既提高了支部书记的政治地位,又不断提升支部书记的政治思想与理论水平,为支部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此外,校党委还定期开展微型党课评选,有效地保证了微型党课质量。
        党的建设重在思想建党,思想有多远,人就能走多远。现在,微型党课已经开展了300多讲。

校党委结合学校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全校微党课联播,用微党课无声浸润教师的心灵,不断地强化学校正能量的“场”。
        学校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肩负着优秀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政治引领的重要使命,学校利用青年业余党校等平台向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年轻的心中早早种下信仰的种子。每年党校开班,70余人在党校学习十九大报告、党史、党章,引导他们知党、爱党、跟党走。业余党校成立28年来,至今已有1800多名学生从党校结业。业余党校已经成为一中学子研究党的理论、学习党的知识、培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一个重要载体,已经成为一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红色摇篮。
        二、讲求方法,让人心暖起来
        第一中学始终坚持做“有温度”的党建,坚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坚持开展“走基层 心连心”活动,通过到点慰问、集体座谈等方式,倾听群众呼声、意见、建议,切实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解决教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
   一中的教师抓紧一切时间研究教育教学,常常在同事小聚时沟通学校工作,许多新思想、新点子常常是这样产生的。受此启发,校党委发出了“约请午餐”的倡议,把党员与群众的谈心谈话嵌入在食堂午餐的交流中。领导可以约老师,老师可以约领导,以关心、鼓励、交流思想为主,“约请午餐”迅速成为一条发现问题、倾听民意的有效渠道,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的同时,学校党委也多了一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党委时刻牢记以不同形式的活动为不同的党员群众送去党的温暖。“三八节”前夕,校党委组织女干部分享家庭经营之道,要懂得用智慧和温情点亮幸福的人生;邀请即将退休的学老教师代表召开以“相聚党旗下、悠悠一中情”为主题的座谈会;召开“二胎妈妈”暖心会;组织 “重走抗联路,永远跟党走”的红色之旅活动;重阳节前夕,邀请离退休老教师回校团聚,赴水源山公园举办了“相约金秋浓情一中”赏菊活动。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了全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对学校的归属感,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党建是科学,更是艺术,讲政治高度,更要有直抵人心的温度。两个度处理好,党建就落地生根,大家不反感,有实效,真正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三、注重实效,让队伍强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着力点是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它的政治功能要充分发挥。
        党委深入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战斗堡垒”系列活动。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主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去发挥,党委开展“一中魅力人物” “一中最美瞬间”评选活动,用身边人和身边事去教育和影响身边人。在教育系统党建现场会上,微党课联播开始,在“支部书记讲故事”活动中,我们看到了校庆期间同时承担六项重要工作甚至无暇谈恋爱的年轻党员黄延达;我们看到了年过半百,但在两个月内坚持听课160余节的老党员、老模范副校长余宏;我们看到了怀孕七个月坚持上公开课的“最美出课人”王忠芳;我们看到了砸伤手指依然坚守在工作前线的总务员工曾成武;我们看到了既登台演出又上示范课还兼任食堂服务员的薄海波,她在朋友圈一句“一中,在你需要我的这个夏天,我为你做了最大的努力”感动了无数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全体党员比奉献、比贡献、比服务的精神得到弘扬,第一中学的每一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
        学校的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紧密融和,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在哪里,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在哪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在哪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在哪里;教育教学的难点在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突显在哪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体现。全国课改现场会、省党建现场展示会、学校书香校园读书推介活动等大型活动,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第一中学党员教师都冲锋在前,党支部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每一个支部都是课改、高考改革的主阵地,抗击疫情的主战场,都为学校长足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