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香
湖南省耒阳市遥田镇中学 421800
摘要:初中阶段作为高中的铺垫期,需要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或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通常会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既打击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又忽视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极大地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因此,要想实现初中语文高效教学,教师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鉴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对于当前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的积累,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而许多中小学校也据此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肩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重要任务,此时,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帮助学生打好坚实学习基础具有很大的帮助和价值。但是从实际的课堂教学来看,许多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只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忽略了对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严重影响这门学科教学的正常开展。为了有效地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对于初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并逐渐成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一、初中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1、教学的模式较为单一枯燥
长期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严格地依据考试大纲进行教学,除此之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经常将一些试题的题目和答案告知学生,学生为了获取高分往往只会死记硬背答案,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不利于提升综合素养。也有一部分老师在讲解的时候过多地向学生讲授这一篇文章会如何在考试中出题、文章情感模板等,这种教学模式大都治标不治本,不能够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很难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而且老师也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并不高。
2、老师和学生缺乏充分的沟通交流
一个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而且也可以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强化,能够确保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理想化。但是,结合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缺乏足够有效的沟通和互动,老师大都应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没有对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有一个关注,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变化。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学生不敢回答问题的问题,这也十分不利于老师和学生的顺畅沟通,老师不能够及时得到学生学习的反馈。
二、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1、巧设生活导入
课程导入是课堂教学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一个富有趣味和吸引力的课程导入,往往能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欣之向往,反之则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
而在生活化教学理念下,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增强学生的生活化学习体验为目的,为学生创建具有丰富的生活色彩的教学情境,一方面能够拉近学生和语文课本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学生践行语文知识、探索文学奥秘,增加语文课堂趣味,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降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难度。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样的问题,如“谁能描述一下你记忆中的冬天是什么样子”、“你们对济南有什么印象?谁在冬天去过济南?济南的冬天什么模样呢?”等等。用这样的导入方式促使学生陷入激烈的交流讨论中,教师可以选择几名学生谈谈自身对济南冬天的认识和理解。接下来,教师则需要为学生介绍北方冬天的特点,以语言为学生勾画出济南冬天的实际样貌如“谈起北方的冬天,自雪皑皑、冷风呼啸是北方冬天最显著的特点。但是北方却存在这样一所城市,这个地方的夏天令人向往,这里的冬天更是别具一格,区别于北方其他地区,这里的冬天没有寒冷的北风,却有晴朗温润的天气,没有鹅毛大雪,却有由薄薄的雪层和屋顶构成的水墨画,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以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带给学生仿佛置身于实境般的生活体验,增加学生的情感认知,为接下来的语文课文讲解做好铺垫,打造高效课堂。
2、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教师语言以及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进行有机整合。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使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生动形象地呈现于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勾起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自主阅读,自学发展,涉取知识,形成能力。
例如,在教学《伟大的悲剧》一课时,斯科特探险队最终比阿蒙森探险队晚了整整五个星期登上南极点,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而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终因体力不支长眠于茫茫的冰雪中。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斯科特探险队的命运进行思考:如果他们没有比阿蒙森探险队晚了五个星期将会是什么情况,他们失去以第一名的身份征服南极点的荣誉后,又因无法抵抗风雪的到来而全员丧命归途,他们算不算是真正的英雄?这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方式能够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对课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3、组织小组合作
在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科学划分小组,引导小组成员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相互促进,不仅有助于促进生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对于帮助学生提高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将学生科学地分为四人或六人的小组,然后让学习小组围绕“谁是小说主人公”展开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在反复阅读文本后,积极地参与小组交流,发表自身观点意见的同时,注重倾听他人不同的观点,然后小组内推选组长将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并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进行展示。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的实施,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无穷的活力,教师要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提升教学有效性,将课堂教学变成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乐土。
参考文献:
[1]刘晓群.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写算,2018,(27):122.
[2]陈颖.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赢未来,2018,000 (015):P.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