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创新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3期   作者:蔡闰桂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核心素养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又作为培养学生的初始阶段,如果能在小学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建立正确的核心素养基础,能够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成长带来很大便利。
        蔡闰桂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中童镇中童中心小学,江西  余江335212)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核心素养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又作为培养学生的初始阶段,如果能在小学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建立正确的核心素养基础,能够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成长带来很大便利。而语文书上的内容是包含万千的,这就显然包括了一个学生最基础的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既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基础教导,也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用不同的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文字欣赏能力和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在原有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基本都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中心展开的。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便利,却是对学生思维方式和语文素养的打压。而想要跟时代的步伐,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一定程度的发展,就需要对原有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
        一、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文字欣赏能力
        想要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一定的提高,语文教师首先关注的就是学生将文字进行吸收理解的能力及学生的文字欣赏能力。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将大篇幅的各种不同,没有接受过的文字,直接在脑海内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并能够适当地用恰当语言对其进行组织表述,那么就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即拥有基础的文字欣赏和表达组织能力。但是显然介于小学生的阅历尚浅,而教师又在课堂上太过干涩的讲述,让学生无法透彻的理解没有接触过的不同文字所描写的内容,进行胡想乱想,导致语文课堂效率不高的情况产生。
        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文字与画面之间的关系。比如说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各种陌生的文字直接转化为色彩丰富鲜艳对比的视频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将文字与图片进行参考对照,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字欣赏能力,并学习不同文字的使用方法,在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素养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
        比如说我们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就需要考虑到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过重,可能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在网络上或直观的搜索“瀑布”这一景象进行观摩,而同时,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言简意赅,即使将诗句都向学生解释,他们也没有办法在脑内组织一个合适的瀑布形象进行参照和诗词的理解背诵。

所以我们就可以从网络上下载黄果树瀑布或其他壮观瀑布的视频场景,与课堂上再现于学生的眼前,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李白当时的震撼,激发学生的同理心,从而让学生对该诗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解,为诗词基础提供便利,并提高学生的文字欣赏能力。
        二、合作探究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想要对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语文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培养,教师首先要做到将课堂的主体返还给学生。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都是以教师的思想和教师的知识基础来作为依托的,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被教师操控,这与小学生跳脱热爱表现的天性是不符的,也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一定的限制,长此以往,在教师堪称保姆级的知识讲解之下,学生会失去对知识进行探索的能力和想法,更不要说自主学习意识的萌芽出现和语文思维的养成了。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合作教学的方式,在增强学生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对其进行探讨之后,统一得出结论,再进行表述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发言和倾听他人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在长此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养成遇到问题先思考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建立,。
        
        
        三、多元化评价,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一直是教师占据着评价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和评价中的自主能动性没有得到开发和发展,导致对学生的习作评价存在着片面的问题。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改革,语文教学中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对此,教师应该转变当前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也能够参与进评价中来,让学生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自己寻找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完成作文写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同住互换作文进行互评,帮助对方找到文中的亮点和不足,在评价之后,鼓励同桌进行相互交流,相互探讨,说说对文章的修改意见,同时也让学生表达自己写作的意图和情感。
        笔者在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时,会为学生设计习作评价表,以此来辅助学生进行作文评价。此外,我还会通过多媒体“抽奖”的形式选出几篇文章,放在大屏幕上,让班上的学生一起对文章进行评价和修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评价参与度。在每次作文评价之后,也都会找出几篇优秀作文张贴在班级的展示墙上,供学生观摩和评议,让被张贴作文的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励其它学生能够努力学习,提高作文水平,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当然,除了本文提到的几种教学方法之外,语文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对其他不同方式进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础目标,以基本的教学内容作为方向指引,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苏琦.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1(01)
[2]官爱静.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探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