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秀华
广西贺州市钟山县钟山镇榕马完小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育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但农村地区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难以提高教育质量。本文从核心素养出发,探讨了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并进行相关研究与分析,进而探讨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希望为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教育;语文教学
引言:小学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重要时期,但目前的农村教育普遍落后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受学生能力和师资水平等等的限制,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达不到教学目标和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实现语文基础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必要分析其现状,并根据原因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度低导致兴趣不足
目前,农村地区的语文教育仍处于“老师说、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阶段,忽略了小学生本身有想象力和好奇心的事实。与老师的看法相反,一些小学生对学习汉语不感兴趣,也不愿意与老师配合积极参与学习。另外,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教室气氛普遍较差,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如果教室气氛不够活跃,学生思维很容易离开课堂,并影响语文学习效果。
(二)教学方式刻板,学生能力不足导致教学效果差
根据调查,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经常使用板书进行课堂教学,虽然这种方法可以从阅读材料中提取主要内容,是获取知识的有效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会忽略小学生的差异性,并且没有考虑到不同水平学生接受的情况不同。这很容易导致阅读教育效果不理想,并影响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结合小学生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好玩,能够主动学习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他们自己的想法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更有能力并且对接收可视化知识感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群体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教学思考。鼓励他们提升动脑能力,并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当中。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使用图像和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例如,在讲解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去过威尼斯,根据课文中所讲授的文字很难想象具体的场景。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欣赏书中所描述的景象,了解这些景象背后的文化以及生活环境特点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在进行课堂导入时,使用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或情境来缩短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吸引学生学习,并让学生主动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思维启发增强学习兴趣[1]。
(二)发挥主体作用,在合作探究中发散思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让学生在上课前预览相关视频。一方面,他们可以培养理解和总结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而且,个人能力是有限的,组织学生分成小组交流讨论,向其他学生交流分享学习经验,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教学以学习为基础,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加强,合作探究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三)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语文的教学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便能提高的,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地积累。在许多农村地区,学生的语文能力较差。除了农村学生的教育资源少于城市学生的原因外,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师还缺乏在课程中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意识,专注于学习教科书知识无视学生对基础语文素养的积累。为此,教师在每节课前拿出少部分时间让学生分享语文知识,以便学生轮流收集有用的语文知识并在课堂上分享出来,从而使每个人每天都可以积累语文知识,建立坚实的语文基础,从总体上提高学习水平[2]。
(四)整合知识要点,构建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作为知识的一个网络化地图,可以在课堂阅读中串联起一系列的阅读知识点,一个单元中的一些文章需要深入阅读,而一些则用于补充理解。因此,在单元中进行复习在复习学期末时,教师可以通过本学期书中中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总结本学期中要记住的知识点,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中《古诗三首》,需要掌握的是古诗翻译的相关基础知识以及思辨性思维,《四季之美》需要掌握文章的朗诵和对一些关键句子的理解,《鸟的天堂》需要掌握的是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月迹》需要理解文章中的耐人寻味的语言,体验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受,这学期的扩展复习需要体验拟人、打比方等表达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划分,让学生知道学习要点,轻重分明,更有利于记忆。
(五)阅读延伸,在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创作
课文中的知识内容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应在课文的基础上为学生扩展知识,根据延伸出的话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索,运用内化的课文进行创作,进一步增进学生对于文本知识的认识与理解,鼓励学生根据扩展的主题进行探索,只能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语文知识的储备例如,五年级课文《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是两篇讲究亲情的文章,通过思维的延伸拓展,教师可以以“父爱母爱”为写作主题,鼓励学生在课文情感观念的引导下,写出自己眼中不一样的父爱和母爱。
三、农村语文教学注意事项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征、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尤其在农村地区,课堂语文学习水平的差异很明显。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做出差异化教学。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分类和分组,实现语文学习的互助和竞争,提高全班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扎实的学习氛围,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结束语:综上所述,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要求学生与老师自己高度配合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促进自主学习,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并创建高效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佟长俊.关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华少年,2020,0(3)
[2]邓明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难点及对策研究[J].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科研,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