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培养与提升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3期   作者:卢宾
[导读] 小学高年级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写作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综合水平的体现,所以高年级写作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
        卢宾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良江镇中心小学546108

        摘要:小学高年级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写作是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综合水平的体现,所以高年级写作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不仅要语言表达清楚连贯还应该具有一定自己的思考和内涵,但是目前小学阶段的语文写作教育中还存在着教学方法固化,学生写作模板化套路化的问题,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要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并行,才能让学生真正写出好作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写作教学 能力培养与提升

        引言:写作训练是贯穿整个语文学习阶段的固定内容,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点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在考核标准中写作能力都占有很大的分量。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过渡阶段,写作能力展现着学生对文字的驾驭水平,对篇章的理解深度以及自身的思想内涵。但是由于教育方法和观念的相对固化,以及写作本身训练方法上的难度,在很多学生眼中写作课程代表着枯燥与困难的书写练习,写作就是词句的简单堆砌,在这样的逆反心理下,反而对写作课程失去兴趣,更遑论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形成优美的文字。故而高年级语文写作的优化方法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寻求科学合理的方法,在小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的现实困境
        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学生本身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两个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往往将写作只是当成一项作业任务而并非是一次情感的外在表达。高年级的学生在数年的语文练习过程中也开始偷懒的寻求“套路”,简单的堆积词语填充所谓好词好句,套用模式化的语句,在文中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和自己实际情感的表达,在语句的运用上也少有创新,不会用心推敲琢磨。并且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毕竟较为年幼,对于世事的见闻不多,在缺乏其他引导和一定知识储备的背景下也可能面对无事可写的尴尬,造成写作能力的局限,在练习中只是在无谓的重复几个内容和题目无法实际提高水平。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写作是应试体制下重点中的重点,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理念也被传统束缚。为了迅速的让学生成文,确保成绩的稳定性许多教师在写作课堂上会大量的传授技巧性内容,甚至直接引导确定中心思想,布置框架,描述大致内容,让学生在固定的提纲下简单的填充内容。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学会的只有应试套路,本身对于篇章布局的构建能力基本没有得到锻炼。在积累上也有类似的问题,作文应该是对生活内容的感悟或者描写,但是很多教师并未在学生的阅读量和观察能力方面下功夫,而是简单的追求让学生背范文抄写好词好句,让创作在学生眼里变成了简单的拼凑。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优化路径
(一)将写作与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结合培养
        作文是一种将思想情感呈现在纸面上的表达方式,核心的能力还在于表达。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会看、会听、会表达,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作文也是一样的,会写字并不能成文,关键还在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教材为例,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单元的课文内容与最后的写作题目都是相联系的,比如第一单元写作内容是“家乡的风俗”前面的课文内容都是关于“春节”、“腊八”、“寒食”、“十五望月”等等,所以到了最后一节写作课教师不妨让学生回忆概括前面所学课文的中心思想,一来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二来可以检验学习成果。也可以布置一个三分钟左右的口语作业,让学生讲述他自己最喜欢的民俗或者节日,也可以说一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节日活动。这样在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训练中学生已经开始围绕本次作文的中心进行表达方式的思考,梳理逻辑,再结合老师对于技巧的指点和提示,落在纸上自然会更加流畅也饱含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二)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扩张阅读
        艺术来源于生活,写作是对遣词造句能力的考验但是更重要的是内容价值,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一个教育阶段之后认知和思考能力的提高也非常重要,写作应该更加有内容以及自己的思想在里面。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养成观察的习惯,例如“变形记”一课,让学生以其他事物的角度去描写见闻,教师不妨将这一节作文的内容提前布置下去,可以给学生们一点建议和思路,为他们留足思考与观察的时间,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去寻找灵感。
        阅读的扩展其实也是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世界,一个人的视角是孤独狭窄的,通过扩展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真正的体会从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视角去审视问题,也可以从其他作者的描述中积累写作技巧,寻找情感共鸣。并且在这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如教材中关于“故事梗概”的写作课,这就是一种对归纳技巧的锻炼和培养,教师可以从这节课开始,保持这个习惯,可以固定课外书目或者给定范围选择,让学生以周为单位写一篇读书笔记,写下故事梗概以及自己的心得体悟,这样既是对写作能力的锻炼,也达到了日常积累的目的。
结束语:小学语文高年级阶段的写作能力培养对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写作的特质,发掘学生的真正需求,正确的引导学生用心思考问题,细心观察生活、耐心积累素材,在学习中进步,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晓.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10):214.
[2]王瑛.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7):124.
[3]兰玉枝,韦丽娟.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培养与提升[J].才智,2016(03):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