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云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樟木镇沙村学校 537127
摘要: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学科,理应承担起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责任。基于此,在进行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当对学生当前的阅读能力进行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并且,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当对阅读教学的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致力于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鉴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策略
语文阅读像一把钥匙,他可以打开学生们心灵的窗户,通过阅读,使学生感知外面的大千世界,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对学生未来身心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好奇,想要探索与众不同的世界,语文阅读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效率。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教学理念陈旧
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停留在多年前,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教学活动仍然以考高分、升学为目的,这显然不符合教育的初衷,因而初中阅读教学效果不佳,虽然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但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未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改的意图所在,教学理念比较陈旧从而影响阅读教学的发展。
2、教学方式落后
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地位,教师以教材为依据,阅读教学往往是学习一篇讲解一篇,虽然教师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但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任何益处,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限制,学生并不能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这种模式下学生最多的任务是背诵,虽然对于考试、升学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非常不利。
3、阅读教学缺乏情感因素
当前的初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缺乏情感因素的问题,教学方式已然程序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阅读的兴趣被慢慢消磨,其实阅读本该是一件享受乐趣的过程,是和作者情感交流的过程,通过阅读来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跨越时间、地域的界限来进行交流。但当前的阅读教学,教师过分注重文章结构、中心思想、优美段落等等,缺乏情感表达的因素,学生并不能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对于文章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
1、营造阅读氛围
当下互联网迅速发展,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采用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了解文章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文章内容。在学生阅读之前创设故事情境,可以使学生对整篇文章充满了想象,引发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例如,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背影》的朗诵和写作背景,使学生对《背影》这篇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一个背影是爸爸买橘子的时候留下的。文中还提到,作者与爸爸已经两年未相见,利用多媒体创设文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顺着作者的情感路线,解析整篇文章。教师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课堂形式,将不同的形式互相结合,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阅读氛围。
2、引导自主阅读
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而自主阅读是优化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在自主阅读中,学生会暴露自己的阅读习惯,不管是好的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只有暴露出来,才能进行更好的加强或改进。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同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中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在自主阅读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在进行《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时,笔者让学生进行了自主阅读,并对学生进行了针对性指导。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他们的一些小习惯,比如,有学生习惯在阅读时用笔进行勾画,标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内容;也有学生在阅读时习惯用手指指着文字进行阅读,担心自己读错行;还有学生在阅读时速度非常快,但在还没有读完时就会重新回去看前面的内容,等等。在学生阅读结束之后,笔者对这些情况进行了说明,并对他们进行了指导。比如,对于勾画标记来说,这样的阅读习惯很好,不过勾画也有技巧,如果勾画较多,则很容易模糊重点。并且,不同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勾画方式进行区分,比如横线、曲线、画圈,横线标记陌生字词,曲线标记关键句,画圈标记暂时没读懂的内容,等等。再如,用手指着文字进行阅读是没有必要的,在正常的阅读中,一般不会读错行,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阅读质量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3、提问引发思考
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容易被身边一些细小的事物所吸引。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效率。课堂提问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见解,学生都喜欢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自己,这为学生在阅读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深入探索提供了动力,巧妙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秋天的思念》这篇文章时,可以通过提问,直接引入主题。可以问学生他们最想念的人是谁开题,学生们肯定踊跃地回答问题,因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最想念的人可能是父母,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他们暗恋却不敢说出的人,这个问题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阅读可以让学生的见识得到扩展、思想得到提升,而阅读能力的强化可以提升阅读的效果。所以,到了初中阶段,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化,同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设计多种方式进行强化,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北宇.小议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8,(1):176.
[2]张声桂.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探究[J].散文百家(下),201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