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3期   作者:刁慧明
[导读]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在传播课本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成为思想积极、人格完整的人。
        刁慧明
        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西福小学  511370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在传播课本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成为思想积极、人格完整的人。小学时期的道德教育至关重要,而数学又是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科目,因此,数学不仅能填补学生算数能力、逻辑思维方面的欠缺,更能成为道德教育的载体。本文主要介绍的内容是,通过抓住数学学科特点,以及观察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行为习惯,进而将德育教学更加生活化,让德育在数学教学中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育、德育生活化、教师、学生
一、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德育教学生活化,不仅能让学生的思想通过生活实例这一桥梁得以升华,更能将一些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具体、简单化,老师也能通过直观的事例进行课堂引入,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并且,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无论是对生活中事物的好奇程度,还是对周围事物的敏锐程度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进而,能更加主动的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让德育教学生活化发挥了寓教于乐的积极作用。并且,行之有效地将德育贯穿于教学中,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数学德育教学得以生活化,这将成为老师与学生思想共鸣的“催化剂”。
二、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策略
        从古至今,无论是父母或是师长,都希望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德才兼备四字之中,德在前面,足以见得德育的重要性,德是人才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缺之不可。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行之有效的将德育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不仅能学到数学知识,更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品德教育的熏陶,我所总结的途径和策略如下:
2.1 教师争做“考古人”,从教材中发掘德育切入点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另一方面,教材是制定教学计划的重要参考,更是决定教学进度推进速度的参照物。因此,教师可从教材入手,在熟知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找寻最佳的德育切入点。将数学知识与道德教育进行适当地结合,从而做到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合乎时宜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带领学生学习优秀的道德品质,为之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或目标,为国家能涌现出更多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1.1擅用数学史,播好德育的种子
        故事对小学生有着比较强烈的启发作用。我们现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是数学经历数千年打磨的成果,因此,数学是一门非常有故事的学科。因此,善于运用小学生喜于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用恰当的数学历史故事做为新知识的切入点,不仅能紧紧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同时,也能通过故事传递优秀的道德品质,甚至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教会学生一些待人处事之道。
        例如:老师在给学生介绍圆周率的过程中,可以先给学生讲讲圆周率的由来。因此,可以穿插一个这样的故事:圆周率的值之所以能够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祖冲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话说祖冲之在课后回顾老师讲授的内容时,对老师给出的结论产生了困惑,于是自己亲自动手去检验结论,进而对结论进行多次的推理实验,每天废寝忘食的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出现数据错误,总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最终为了避免出现差错,他每个数据都计算两遍,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成为了圆周率精确到后七位的第一人,比德国数学家早一千多年得出这样的结论。讲完故事之后,引导学生们剖析故事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总结出值得同学们学习的闪光点,比如:善于思考、善于自我反思、专研精神等等,从而顺水推舟地给学生们进行德育。
2.2抓住数学学科特点,协助学生培养好习惯
        数学在一定程度上有着1+x=3,解得x=2的唯一性,并不会说x可以等于多个数值。

这也从侧面提现了数学它是一个“心思缜密”的学科。另外,数学特别能锻炼人的发散性思维以及逻辑思维,书写数学运用题的解题步骤就能提现这些特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生活实例,给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捡到“芝麻”,同时也抱住了“西瓜”。小学生并不是定型、定性的人,而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当中。所以,教师要善于用好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进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适当的监督与纠正,慢慢地就能帮助处于发展时期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实现教师教学中德育生活化的职责。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发展成为一个更加全面的人,为国之栋梁打下牢靠的基础。
2.2.1 认真读题,做好细节
        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刚开始学习的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所学习的知识会越来越复杂,与简单的式子计算相比较,会有很大区别。高年级的数学学习,不仅需要掌握计算,还需要对题目进行适当的解读,最终才能将题目解决。
  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小明的年龄是8岁,小芳的年龄比小明大5岁,小林的年龄是9岁,小芳比小林大几岁”,许多学生可能就会因为读题的不仔细,直接就把小芳的年龄当做5岁来进行计算,从而得出一个错误的答案。究其错误的原因,大都可归咎于学生在读题时,审题不够细致,过于粗心大意。综前所述,让学生形成认真读题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份认真不仅仅是对于提高解答数学问题的正确率有帮助,对后期学习更难知识点、其他科目有好处,而且还能锻炼出小学生认真对待身边事物的积极态度,积少成多,最终可能成为决定学生今后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2.2.2 齐心协力,合作共赢
   数学的学习并不是只能在课堂上开展,也可通过让学生们切身实践来领悟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在讲到平均数的知识点,老师可将班上的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然后组织他们一起到附近的养老院,让学生分组搜集老人的年龄并求出平均年龄,并将各个年龄段60~70、71~80、81岁以上年龄的老人数做成统计图,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准确。学生在搜集年龄的过程中,能够锻炼他(她)们与人沟通的能力,在数据汇总、计算平均值、画统计图时,学生们能够自主的团结起来,为了“胜利”而拧成一股绳,小组内部也学会自主分工。最后,老师也可以让第一名分享他(她)们为什么能这么快完成任务,由此领悟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师为推进德育教学生活化的举措
        道德品质是衡量一个人好坏的基本准绳,因此,教师不能够忽视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为师者,责任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于点滴之中。从自身出发,让自己成为一个专业基础扎实的好老师,时常保持着学无止境的谦逊心理,不断学习新知识,为祖国的花朵们提供更加肥沃的“生长土壤”。同时,也要发挥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不止步于、坐享于现有的数学教学成果,而是要不断的进行创新,甘于成为数学教育不断“攀高”的阶梯。此外,教师还要杜绝枯燥无味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不能以完成课本进度为重,而是要把如何让学生吸收、理解知识放在关键的位置上,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有机的融合,让学生成为数学教学中德育生活化的受益者。老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还为学生发展成为全面的人注入新血液。
        高效、迅速地推进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生活化进程,是老师与学生相互配合下取得的硕果。但是,在这过程中,小学生的认知有限,因此老师的引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不辞辛劳,勇于担起推进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重担,为教育能更好地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伟平. 探寻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08):P.158-158.
[2]李雪玲. 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08):P.160-160.
[3]曾国荣.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与德育教学的有效结合[J]. 数码设计.CG WORLD, 2019, 008(010):P.156-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