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身业
钟山县清塘镇英家中学
摘要:在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助推下,初中数学教学改变了“分数”唯一标准论,而将关注点聚焦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数学思维方法的培育上,现阶段有不少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懈创新与优化,然而,还有部分教师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不良影响,依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初中数学作为研究对象,对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了积极地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能够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维;策略
数学作为自然学科,在整个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鉴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它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更具有效性。随着新课改的普及和推广,初中数学课堂正悄无声息间地呈现出新的面貌,广大教育者已意识到“照本宣科”教学模式的弊端,因此,教学法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和创新,并彻底打破了专以成绩论高低的现象,并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将教学重点逐渐转向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得到综合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培养数学思维的策略与方法,希冀对广大同仁有所启示。
一、注重逻辑思维训练,培养数学思维意识
众所周知,无论哪种能力的培养,都要从指导思想开始,所以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对于初中生,他们现阶段具有具象的思维方式,显现较为感性的方式。所以在教学初期,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的能力。演绎推理作为所有推理方式中一种最为简单的推理,也是一种简单的逻辑思维方式,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
例如:以“命题与证明”一课为例,笔者通过较为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对“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原命题、逆命题”等基本定义进行了解,并点拨他们利用一些简单语句进行判断,最终推导出命题的结论,从而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经典例题: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两个直角相等。针对该题,笔者以小组合作方式,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再展示每个小组的研究成果,并归纳概括为:条件是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即直线与直线都平行于同一直线,则两条直线是平行的;两个角都是直角,直角都是,则两个角相等。笔者在探究式课堂中,注重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训练,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意识,发展了其思维能力。
二、善于利用“求异”心理,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在以往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以集中思维形式,在该模式下,使得课堂单调枯燥,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而变得固化,对解决问题思想单一,而求得的答案标准化,这无论对培养学生的兴趣,还是发展他们的思维都是不利的。那么,如何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学生“求异”心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在学生面对问题时,就能够对同一问题自主探究不同的解决方法,从而使发散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教师应合理地发挥“求异”心理的功能,通过设定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做不同的思考,鼓励他们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探究。如教师解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拘于一种解决方案,可以换个思想来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引发学生的求索兴趣,积极地投入到求解活中,并能将所学知识积极应用于解决问题中,在无形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维度。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时,容易到下述相似的问题:“三角形,边上存在点,连接,得到三角形,当满足何条件,那么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这道数学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求解,此时,笔者点拨学生能否应用多法探究。学生通过积极探讨,发挥小组集体智慧锦囊,笔者很高兴看到每个小组求得了多种方法,这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训练了其思维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拓展,还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因此,对学生的“求异”心理的培养,能够有效打破学生的固化思维模式,提升他们的发散思维,促进自身的数学思维素养。
三、打破传统教学思路,注重逆向思维训练
当下,素质教学盛行,教育各界愈发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除了让学生牢固掌握课本知识,提升其应用能力,现如今更加注重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与其他学科比较,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课程,数学学科有着更好培养学生思维力的特性,试图以通过数学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逆向思维作为数学思维中重要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起来,首先应转让落后的教学理念,打破以往数学教学思维的模式,有意识地强化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以及提升他们利用该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求解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运用正向思维法,求解该方程的解为。在得到方程解后,笔者又点拨学生应用逆向思维以反推方式来求解方程,即借助逆向思维反推的一元二次方程,就得出诸多一元二次方程,进而使学生明白方程并不是唯一的结论。我们不难发现,在该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有效地渗透了逆向思维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同时提升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渗透思想方法,开启数学思维之门
在初中数学教学时,不少教师主观地认为学习数理知识时,只要牢记公式即可,用固化的思维方式能够高效地解决特定数学问题,也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虽然学生在该过程中,虽然成绩有可能得到提高,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却得到良好发展,他们按老师的方式来“照猫画虎”,却忽略了学习数学最可贵的品质“自主思考与深入探究”,造成对数学知识的一知半解,不能深化理解数学的精髓,显然,该种教学法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认为除了应做好授之鱼,更要明确授之渔的教学任务,而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更是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数理问题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在根本上,开启学生的数学思维这褯 ,促进他们能够综合发展。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数形结合”思想。笔者引导学生应用函数的关系去解决几何图形的问题。对于数量关系,可以用画图进行直观化的表示。此外,还有“知识迁移”思想,可将新知识转化为若干个旧知识,进而能够有效化解新问题。这些数理思想,可以有效拓充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当学生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时,可以灵活地应用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破解,能够达到事半倍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既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又是机动灵活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的多维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故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但教会学生数理知识,还要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模式,这将对他们未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娟.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探讨[C]// 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2020
[2]王坚军.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