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3期   作者:周慧兰
[导读]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不浓,进而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周慧兰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三兴镇中心小学    336113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不浓,进而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改革下要从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切实改进课堂教学。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进步的今天,我国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也不断提升,有效地增强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小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快速提高。因此,本文将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为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之一,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有掌握了牢固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更高学段的学习。数学知识又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仅要记住概念、公式等,还要理解运用知识,才能在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要有效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可持续发展。
         一、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课前预习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让学生对新知识的主次有充分的认识。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当天要学的内容,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听课,对数学知识的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在课堂上可以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发展自己的自学能力。所以,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教师可以在教授每节新课前为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自主预习。
        例如,在学习《分类与整理》这节课时,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联系生活的预习任务,即“当你与父母或同学一起购物时,发现超市中很多物品的摆放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请你仔细观察并思考它们为何如此摆放”。通过这种方法,小学生可以对数学分类整理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提升教学观念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经验不足、对事物的认知理解能力较低,还没有完全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数学知识和内容时,就会较为困难。加上数学本身就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训练,是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对此,只有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和内容产生足够的兴趣和热情,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和探究数学的动力和欲望,才能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数学知识中来,使小学生不断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当前实际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主观上还保留着应试教育的错误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采用让学生将数学知识点和考点进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仍旧采用单一落后枯燥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无聊和乏味,从而影响小学生学习质量和水。因此,要想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先提升自身的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
         三、加强数学基础训练,锻炼学生数学技巧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小学生的基础训练教学,锻炼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技巧和水平。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对于小学数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让小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进行合理的训练,才能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对小学生方法和技巧的教学,直接让小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想要以量取胜,认为只要加大训练的强度,小学生就可以熟能生巧,逐渐提升数学技能和水平。殊不知,小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即使不停地进行练习,方法错了,也无法使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达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小学生反而会因为大量的练习强度而更加迷茫,产生心理压力,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将数学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的技巧传授给小学生,让小学生进行充分的理解,完全掌握相应的方法,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训练,巩固数学知识和技巧,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小学生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丰富教学方法模式,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教师也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运用多种不同、新颖的教学方式,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一对多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知识通过口述直接告知给小学生,没有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不给小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的机会,只是让小学生继续背诵和记忆,这样剥夺了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使教学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小学生沦为学习和考试的工具,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多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和媒介进行辅助教学,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总之,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关键的,需要教师认真结合学生实际,结合教情、学情,从各个方面做好准备,积累更多的经验,找到更多有效的方式方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罗琼英.浅析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外交流,2019,26(18):164.
[2]李友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9,(16):48.
[3]徐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19,(41):111-112.
[4]魏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求知导刊,2019,(48):50-51.
[5]胡莲英.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速读(上旬),2019,(5):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