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以足球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李青山
[导读] 对于青少年而言,竞争意识是一种奋斗精神的体现,是青少年追求发展的必然表现。
        李青山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湾中学  516127
        摘 要:对于青少年而言,竞争意识是一种奋斗精神的体现,是青少年追求发展的必然表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竞争意识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随着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出台,青少年的责任更加厚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对于中国足球的崛起至关重要。而运动员自身的竞争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足球这一对抗性和竞技性都十分明显的体育运动,我国少年足球运动员竞争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其本身的一种成长与进步,也是中国足球行业的重振。该文立足于足球运动的特点,分析了初中生体育教学中养成竞争意识的重要意义,研究了初中体育中提高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体育;竞争意识;足球教学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亦是如此。面对我国足球的低迷时期,作为曙光的青少年,需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面对困境逃避和怯懦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竞争才能改变。青少年是我国足球行业的重要储备力量,也是我国足球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于他们而言,需要的不仅是战术战略上的成长,更需要心灵上的成熟。因此就目前形式而言,在日常的训练与比赛过程中,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还是一种伟大民族精神的表现,足球技能是青少年运动员成就未来的基础,那么竞争意识就是成功路上的良好辅助。因此,教师需要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竞争意识的培养,根据足球项目的特点,分析竞争意识的重要性,探究竞争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结合体育竞争,培养竞争意识
        在当前的社会中,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人才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竞争属于一种推动人类进步的客观性因素,只有竞争,人类才会有进取,才会有提高个人能力的意识。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一些竞争性的活动,借此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例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短跑训练时,就可以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比赛,获得胜利的小组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在这一方式下,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好胜心会被激发,同时抗挫折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锻炼,使之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例如,在比赛之前,教师可以为整个球队设定一个目标,提前引导球队,如果胜利,会有什么样的奖励。对于青少年而言,能看得到的奖励具有充足的吸引力,为了得到奖励,他们的竞争意识也会有所增强。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开放的足球馆,与其他球队进行“约战”,引导球员与竞技水平相似的其他队伍进行比赛,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锻炼球员的心理素质。并且可以邀请一些观众来观看比赛,从而激发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竞争意识。
        二、贯彻竞争原则,完善学生人格
        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体魄,同时也能够对其意志力和品格进行一定的锻炼。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竞争机制,借此端正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使之能够从自由散漫的环境中脱离出来,培养健全人格。例如,在冬天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每天清晨组织学生开展晨跑训练。

在正式开展跑步训练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引导,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当学生完成一阶段的晨跑训练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竞争原则,将男女生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为两组学生制定不同的晨跑标准和晨跑计划,要求两组分别展开竞赛。同时针对于单个学生,教师可以对其晨跑的成绩进行定期记录,促使学生能够了解到自己的进步提高运动成绩。
        三、通过竞争教育,加强团队合作
        在体育竞技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在体育竞技领域中,合作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促使其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使之能够正确看待团队合作,有效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想要提高足球运动员的团队竞争意识,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优秀球员入手。在日常的训练过程当中,每一位球员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责任与自身的特长,有人的特长是射门,有人的特长是防守。因此,在现实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整个团队中,选拔优秀球员。在这样的形势下,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了训练的动力,就会各司其职,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竞争,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开展严格的训练。
        第二,想要让整个团队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充满竞争精神,还需要这个团队参加真正意义上的比赛。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球员适当安排小型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出最佳团队,以最佳团队为激励,引导整体的足球运动员团队,产生竞争意识,从而确保整个团队都能够更加默契地进行配合。
        四、激发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素养
        初中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并且其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德育观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在引导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适当对其进行竞争意识激发,促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发展观念,使之能够为自己的生活以及未来负责,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竞争制度。例如,提前为学生制作一份完整的名单表格,定期对学生的成绩以及进步情况进行记录,针对进步情况较为明显,或者成绩优异保持状况较为稳定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进取思想。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班级性质的运动会,以此既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最后,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级运动会,鼓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与到运动会中,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团队意识。
        五、结语
        总之,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作为我国足球运动的重要储备力量,直接关系到我国足球事业的振兴及未来的长期发展。竞争意识的培养对于青少年来说十分重要,能够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身技能与战术的不断提高。因此,在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个人、团队及整体的比赛等多个方面,引导其充满竞争精神,促进其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沈杰.以竞技意识,促进初中体育教学[J].田径,2017(05):16-17.
[2]董连友.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7(06):246.
[3]    颜韦韦.因材施教原则运用于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3):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