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萍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711500
摘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重点体现在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能力是影响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对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入,对促进中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引言
在教育部门新颁布的文件中,着重强调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且要求相关教学部门,要按照新文件对中职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本人应该对自我个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职业素养,并熟悉其职业素质规范,这样能够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过程当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目前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化
很多中职院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过程中,大多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课程设置的依据大多数是根据教材或者是案例分析为主进行开展,所涉及的内容过于书面化,与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差异,滞后甚至脱轨的情况。并且在授课过程中,由于授课方式过于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不能很好地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也阻碍了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的技巧,以及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
(二)教学形式缺乏实践环节
现在中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课程过多地讲授了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的相关理论,实践教学严重缺失。纯理论讲解不能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和社会发展、企业实际生活的严重脱节使课程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达不到课程预期的教学效果。只有将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连接起来,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理解吸收,继而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二、中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提升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应该注重优化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授课效率。中职院校的学生整体文化水平不高,自律性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而就需要教师去积极引导和进行有效的监督。在上课期间,教师可以设置实际就业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导入相应的案例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就业与择业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教师可以设置分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每个小组安排相应的案例背景,让学生们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并且优化与改进。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让学生们成为上课的主导,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也为今后自身面临就业与选择过程当中应该怎样去合理面对提供有力参考。除此以外,教师应该聘请行业内的知名人士或者外校的知名专家前来开展课堂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带领学生初步认识社会了解行业动态和就业形势变化情况。在毕业季期间,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招聘会,双选会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就业时的状态。通过和面试官去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由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指引他们了解接下来需要努力的方向与改进的地方是什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最大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身为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择业观的正确树立提供有力的参考。
(二)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
现阶段,《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课程大多停留在理论讲授层面,而且课程结束之后就要求学生做出职业生涯规划,欠缺科学性。当学生参加工作后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不满意时,就会陷入迷茫困惑,这时就不可避免地又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寻找新的职业目标,费时费力,为尽量少走弯路,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走出去”的机会,积极加强校企合作。如果学生没有真正进入企业里面去实习,只能宽泛地知道自己未来要进入某一类企业,但企业中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是什么却不清楚。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验以后决定是否要进入这个行业,自己的能力素质是否能够满足这一岗位具体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及时改进调整。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后续指导。因此,建立一套能够有效的评价标准。首先,在评价主体方面,学生本身也可以参与到评价中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不断提高自身的主体意识,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评价方式方面,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主要有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两种类型。外部评价指的是社会相关企业和单位的评价。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重视社会相关企业和单位的评价指标,通过实习评价的结果反馈,学生能明确自身优缺点,掌握企业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内部评价是指学校内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就业率,还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就业的质量,也就是就业能力。要注重就业能力的发展,学校要从多维度进行评价,评价专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践技术能力等。只有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让评价方式多元化,形成良好的反馈评价信息,才能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掌握课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结束语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应将中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就业指导实践结合起来,帮助中职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发挥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永洋.浅析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J].就业与保障,2020(11):49-50.
[2]邵明燕,马巾越,毕洪东.师范专业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7):128-130.
[3]徐晓晖.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