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张丽丽
[导读]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

        张丽丽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六小学 164300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是重要也是必要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应用教学的创新,努力使小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以改善小学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并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以促进小学数学应用中问题的科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问题;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课程,不仅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而且也受到家长的重视,以问题为基础的应用型教学方式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综合数学水平的体现,数学知识具有融会贯通的特点,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渗透,彼此界限不明显,注重应用题教学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尽管大多数小学数学老师能够使应用问题适应教学要求和标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因素,无法更好地教授小学数学应用问题。甚至许多老师都发现在教授基础数学方面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尚未找到用于教学应用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策略。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师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研究。
        一、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目含义
        应用问题通常是更实际的问题。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也可以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应用问题的题目更长,表达的内容也更多。当面对如此长的问题时,学生很容易在研究问题上失去耐心。面对这种情况,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首先,请学生仔细阅读该主题。正确理解数学应用问题中的数学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应用题中,每个句子可以是已知条件。当小学高年级学生遇到应用问题时,他们需要考虑每个句子中的已知条件并充分理解问题的含义,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入手点。其次,在标题中查找隐式条件。大多数单词问题的术语没有明确说明。这些是间接条件,只能通过学生分析才能找到。这部分隐含条件通常会限制结果或补充已知条件。如果学生找不到隐藏的条件,最终获得的结果可能是不正确的。最后,学生需要将问题的术语转换为数学语言才能顺利解决问题。
        例如,“道路建设团队希望修建一条最初以每天维修6公里的180公里的高速公路。经过15天的维修,每天要维修7.5公里,以加快进度。这条路要花多少天?”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清楚道路建设分两个阶段完成。其次,必须知道问题是“总共可以完成多少天”。第一阶段花了6天的时间,进行了15次6次维修,修复了90公里。第二阶段还剩下90公里,每天要修理7.5公里。将90除以7.5,花了12天。两个阶段的道路维修总数为12 + 6 = 18天。因此,这需要18天。
        二、.面向现实生活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应用中的问题常常与现实生活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整合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提高教学应用问题的有效性。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创造面向生活的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授小学数学中的“比例应用问题”时,教师可以试图在一堂课中提供两杯不同浓度比的牛奶,然后让两个学生品尝并询问他们的感受。一位学生说他觉得奶粉添加得过多,另一名学生说,它的味道像开水一样。此时,教师可以问一个问题:“什么比例可以保证牛奶的最佳口味?”然后让学生们讨论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比例是1:4,有人认为比例是1:10。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说明指出,明智的做法是准备1:8的比例,然后执行以下操作:“倒入200ml开水,按照不同比例加入奶粉”,让学生自己品尝。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教学效果远大于被动课堂学习的学习效果,并且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良好的解决问题习惯将对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对小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进行有效的教学。具体来说:首先,学生需要养成干净整齐的习惯。使用课本和草稿纸时,请确保纸张整洁,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对于以后的学生考试也很有用。第二,建立耐心地复习问题的习惯。养成复习问题的习惯尤为重要,因为提问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在复习问题时,学生应养成理解问题准确性和独特性的习惯。让学生重新读懂问题的意思,理解符号和要点,深刻思考问题并准确地理解问题的含义。通过养成这种习惯,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总结、应用数学语言和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第三,树立多样化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老师经常鼓励学生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大胆表达意见,然后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解决问题技巧。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问题解决习惯的教育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培养不同的思维
        应用问题的解答不是只有唯一的解决方案。除了提高学生解决应用程序问题的技能外,教师还应着重于教导学生数学上不同的思维方式,以便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将自己局限于特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分析特定问题,通过使用各种解决方案来学习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师在其中可以更多地开发学生的应对思维,并发展学生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老师,需要开发综合课程,以培养学生解决多种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面临的问题很少,加上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对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无法从多个方向思考。除了在课堂上传播相关知识外,教师还必须实施“质疑之海战术”。所谓的“质疑之海”是允许学生练习解决应用程序问题。练习可以是不完美的,学生可以更好地从错误中总结他们的应对技能,以便将来进行分析。当学生面对更复杂的问题类型时,可以学习从许多问题类型中思考问题的更多方法。例如,对于“鸡和兔子在同一个笼子里”的典型问题,有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法是确定方程:(兔子脚数×脚总数-脚总数)÷(兔脚和鸡的总数)脚数)=鸡那么总数就是鸡的数量=兔子的数量另一种方法是:(总脚数-鸡脚的数量×总数量)÷(兔子脚的数量-鸡脚的数量)=兔子的数量,然后兔子的总数=鸡的数量。所有的道路都可通向罗马,只要思维清晰,逻辑合理,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一个问题。这也能更好地发展学生在数学方面的不同思维。
        五、教学生分析适用问题
        在教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教师可能会发现许多学生不了解如何解决问题。许多学生习惯于模拟示例性问题和教师的解决方法。当面对实践类型时,他们可以解决问题,但不能以新类型开始。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许多学生可能无法理解问题的含义,并且难以量化问题。因此,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问题来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借助表格、情况图和动画片等来分析应用问题的定量关系,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解决问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教学应用题的过程转化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推理等思维方式,以达到发展学生能力和智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教学应用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发展小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实际上是在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这是开发小学基本特征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小学应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所应用问题的特点理解和掌握应用问题解决的思想,并教学生应用问题解决技术,使新旧知识紧密相关,并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进而促进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立平,胡帅.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22(07):84-85.
        [2]陈淑琼.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3,33(29):104-105.
        [3]徐生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浅谈[J].考试周刊,2018(83):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