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 张成青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供基础知识时,应及时进行德育

        张成青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天场镇中心小学224512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供基础知识时,应及时进行德育,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并通过适当的文献阅读,分析和解释了德育在当今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德育的思想和小学数学的相关实践,在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德育;课堂教学;研究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实现了进一步的深化发展。教育家赫尔巴特(Herbart)在讨论这种关系时曾提到两件事。德育与教学之间读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侮辱性地指出了教学原则。小学数学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对体现教育原理和渗透道德教育很重要。小学数学是一门理性的东西,但其中的道德要素非常丰富。数学的发展经历了波折。在许多研究人员继续潜心研究之后,它才有了新的发展。它还将数学确立为道德教育的教科书。因此,培养学生非凡的道德品质比在初等教育中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教育中没有有效的评估方法和机制可以证明德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忽视。因此,日常教学应逐步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接下来,作者将讨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中渗透德育,希望在吸引思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渗透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小学生来说,道德教育非常重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初期,也是学生形成健康独立思想的初期。适当而良好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对世界的强烈看法,对生活和价值观的看法。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德育只是思想道德课的内容,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有缺点。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光明,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正确渗透德育知识,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这对以后的学生研究和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还应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良好的行为和性情影响学生,并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二、将小学数学纳入德育的具体措施
        2.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导学生合作
        在数学课上,当个人难以自教师研究并需要帮助时,我们需要与同伴合作和互动。教师认为既有一定的意识,又有一定的能力。特别是在将来,我们需要这种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非常注意学生“合作理解和合作方法”的发展。在数学活动中,有意识地为小组合作创造条件,发展他们表达意见的能力,倾听同龄人的习惯以及寻找一种通用的质量语言,同时保持各小组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互相帮助的美德。
        2.2利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只要教师认真学习教科书,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德育材料,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思想教育,整合德育。将教育转化为知识培训。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相关的历史数学资料,相关的数据和报价,并具有说服力,以使学生熟悉。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教科书中增加了很多知识,包括历史数学资料,数学故事,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有趣的数学问题和知识库等。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及其应用的兴趣,同时教育学生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因此,教师可以将其有机地融入教学中,并提高针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渗透力度。
        例如,当教师解释“圆周长”的内容时,首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圆周长总是大于直径的三倍。教师让学生理解:大约2000。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的早期,《周图算经》说:“星期三有一个直径”,这意味着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大约1500年前,祖重治是中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计算出pi的比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历史人物,其pi的计算应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这一骄人的成就至少比外国数学家达到如此精确的值要早一千年。此值表示pi的比率,而电脑发展历史上几乎没有关于圆周率的信息,并向学生讲述了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故事。这样,学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可以培养责任心和对学习祖国建设困难的认识。

还可以培养一种不怕困难辛勤工作的奉献精神。
        2.3使用教科书中的德育材料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因此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来渗透德育,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数学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这些教科书还提供了更明亮,更有趣的材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杰出数学家的生活,从而使他们能够充分体验我国人才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举例了多个例子。如下:在商朝,十进制模块在我国出现了,比西方国家早了2000年半。数学家刘维三世在公元世纪提出了严格划分最小公倍数的分数除法规则。著名的中国数学家祖重治提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π的值。他之所以可以称为“祖率”,是因为他提出的记录已经保存了大约1000年。解放时代,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苏步清、陈景润等人。他为人类数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以上提到的著名数学家的生活著作全部用于道德教育。这些材料不仅可以培养勤奋的学生的态度,还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并致力于祖国建设事业。同时,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引人注目的统计资料,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理解现代社会的巨大成就,真正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潜在爱国主义精神。
        2.4与现实联系并进行学习教育
        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也意味着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尊重科学的意识发展。尽管数学是科学领域的主要学科,但它的实用性非常强,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制造实践和技术发展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的这一特点,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相关知识的能力,将其与生活现实联系起来,并解释相关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和调动学习的热情,以达到对教育目的的简单理解。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三年级数学教科书第二卷第一卷中的元,角,小数和小数的教学可以与它在教学发展中的广泛应用相结合。形势,同时渗透到人民币的勤奋,节俭等相关素质。另一个例子:在北京师范大学四年级数学手册第二卷的第二章,“理解图形”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来结合三角形和平行活动的稳定性。介绍您的日常计划和生产计划-三角括号,衣架等,并自觉地提高道德教育的渗透率。例如,说衣架可以与“父母回家后很难下班,学生可以帮助父母将衣服挂在”衣架”图案上相结合,以渗透中国人对“儿子虔诚”的美德。通过将教师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利用报纸、广播等现代信息资源的应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学,介绍相关知识的应用示例,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2.5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是学生正式接受学校教育的教育阶段。这是学生钻研精神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学生应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严密逻辑性。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发展严格的思维,规范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习惯和班级聆听状态,让学生养成学生书写笔和通用符号的习惯,从而让学生在下课后养成学习习惯。确保自我导向的学习和自我思考的意识是道德教育的一种渗透,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进行,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并极大地鼓励学生未来的学习影响。
        三、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应以数学课堂教学为途径,充分解释数学知识发展的道德因素,了解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结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实效,促进学生们多项美好品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房永梅. 小学数学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 成功:中下, 2018(1):00175-00175.
        [2]江会.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4, 000(012):67-67.
        [3]张丽.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 学周刊旬刊, 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