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何秋霞
[导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何秋霞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白沙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旧的教育观念无法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因此,它们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尤其成为了现如今的主要教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此外,本文从管理高中生教学的方法入手,简要分析了高中生管理中德育工作策略的加强,以不断提高高中德育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新课程标准设定了教育的最终目标,即发展学生的全部能力,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促进高中生的德、智、体、美、劳和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已成为高中领导者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中教育有这样一种严重的现象,即强调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德育,这不利于高中生的成长。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是教育的主要目标,还是社会人才的主要定位,只有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是高中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分析
        1.德育对高中教师的重要性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是一个学生具有独立认知并形成三个观点的重要时期。高中班主任的工作是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并从道德,素质和知识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正确的指导下,学生才可以健康发展。因此,中学教师的德育工作十分重要。
        (1)高中时期的道德领导力发展是鼓励学生独立学习的有效途径。
        高中学习枯燥和无聊。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独立的学习心态,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可以正确地理解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提高学习效果。
        (2)高中教师的德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工具。
        有效改善高中班主任的道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自身素养,还可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今,由于知识储备,和对个人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评估,对社会人才的需求更加全面。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应为当前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打下良好基础,使进入高等教育的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适应,提高知识水平。
        2,将德育纳入高中班主任教师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的目的尚不清楚
        当高中教师发展道德教育时,他们通常无法为道德教育设定明确的目标。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为达到德育的预期效果,首先应在德育工作的基础教育阶段,采用特定的德育形式,明确目标。但是,当谈到高中教师进行道德教育的现状时,他们通常更多地专注于激发学生的情绪,但没有具体的实践计划。因此,高中班主任老师通常会利用课堂会议时间进行道德教育。教育的内容是,总结学生对班级纪律和学校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或者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奉献教育”为口号。在课堂会议上,学生以言论自由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毕竟,班主任经常要求学生以作文的形式写下他们对课堂会议的想法。许多高中生认为,德育教室和作文教室之间没有本质区别,这常常导致德育形式缺乏具体的行动步骤和课程,缺乏德育观念在日常管理实践中的渗透,因此导致高中德育工作的长期效益不大。
        (2)道德教育的概念太老了
        德育观念必须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保持同步。然而,由于高中阶段长期放弃德育,德育的概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和发展,仍然有许多过时的德育概念限制了德育质量的提高。例如,一名高中班主任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他未能指导学生根据时代的要求学习最新的思想政治内容,了解时代精神,改正态度,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它通常是“爱国”文化和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德育工作是通过爱国歌曲的合唱或其他过时的教育方法来完成的,不利于提高高中德育效率。德育思想和道德素养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导致高中道德教育普遍失败。
        二、对德育的有效性提出具体建议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增强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
        班主任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班主任没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意识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很理想,效果也不明显。思想道德教育水平不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高级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发挥重要作用。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明确工作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德育活动的组织
        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提供教学活动,就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当前教育形势下,与仅通过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德育就与现代德育管理的目标相矛盾。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解决问题:一种是教师可以与社区或社区福利组织建立联系,建立协作关系;另一种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福利活动。通过开展有益的工作活动,教师可以将德育逐步融入实际生活中,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的基本情况。
        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班主任老师应在教学管理中建立科学的评估系统,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全体教师和各学科教师的主要目标。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使学生对课堂充满信心。通过将德育工作逐步整合到每个学科中,督导者应解决每个学生学科的知识内容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以发挥补充作用,促进德育的整体治理,并逐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学生能够主动接受生活。这种德育工作的不断渗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德育的质量,班主任应该从最重要的事情入手,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4.鼓励期望
        负责任的老师会用真诚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成长和进步。问题学生的“问题”总是反复出现,似乎很难解决,从而导致一些老师失去耐心。一些班主任老师面对难以管理和教学的学生时,会感到自己没有用,其原因是为某些教育技能不足。学生的进步和转变也需要一些时间和空间。一味追求快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如果学生被迫停下来,很容易发生教学事故。因此,在教育中经常会出现不被接纳和错误接受的现象,实际上,有些事情是由班主任的迫害造成的。通常,如果学生犯错,盲目批评可能适得其反。歧视性教育和直接教育不仅没有用处,而且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努力工作,以找到学生心中的钥匙,并用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把锁。
        例如,班主任向每个学生提供一本“精神盟约”书。从高中一年级开始,他就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并提供“精神鸡肉汤”以纠正学生的状况。纠正认知错误并改善学生的个性。同时,指导学生写一本“自我完善日记”,讲述生活故事,发泄他们的情感追求,激发生活的愉悦感,然后将其当作食物,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处理生活情况并不断产生新的美好的生活状态。
        结语
        总之,班主任老师必须首先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念,重视德育的价值,制定绩效德育目标和德育联系,逐步将德育观念渗透到日常管理中。并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现实的引导下,关爱学生,爱护学生,促进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平生.现阶段高中德育教学工作新发现[J].长春教育学院校报,2013,03(12):12-13.
        [2]郭铁生.试分析加强与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作用[J].班主任工作手册,2016,9(19):58-59.
        [3]沙振平.关于中学德育工作切入点的思考[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9(11):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