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观生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白花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新形势的到来和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小学教育中的德育也可谓迎来了机遇与挑战。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以及性格形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德育作为教育的根本,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当前中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却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成为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那么,如何在新时代的小学德育中做好工作?本文将对此进行讨论,以求在小学德育中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方法
德育是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转变为教育者的个人意识形态,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并最终影响社会。面对新时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小学德育工作既面临着困难,也面临着机遇,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将以小学德育为主题,探讨在小学德育中,如何建立相关的德育体系,以有力地保证德育的力量和影响。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一)应该努力使一支强大而专业的小学教师团队和所有道德教育者的思想凝聚在一起,并遵循一种既结合教育培训又结合管理的科学教育模式。为此,学校应认真制定适当的小学德育工作计划和实践研究工作计划。第二,严格评估课堂工作制度。严格的课堂工作制度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主要包括检查学生的容貌,卫生和纪律。学校对每个教室的外观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对课堂工作的评估,这对于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观察。第三,对学生的教育要及时进行。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小学生正在经历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形成的习惯将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学生养成的良好习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学生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因此,学校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并实施有效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例如文明说话,讲礼貌和热爱工作。
(二)赋予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并用真实的情感感染学生。德育过程不仅是推理和教学的过程,还是情感教育和微妙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充满热情和活力,用言行举止以身作则来感染学生,并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影响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独立人格还未形成,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道德教育不需要教师空洞的说教,所需的是教师的亲力亲为,教师的模范作用。例如:要上一堂好数学课,教师必须在上课前做很多准备,准备课程并准备课程提纲。在教室里,教师应该穿着简洁大方,讲普通话,并且语言应该清晰明确,符合逻辑;黑板上的文字必须整齐规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温柔的言语会感染学生。这样,学生不仅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悦,而且在心中感受到对教师的尊重和爱戴,这将极大地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工作。
二、了解学校的德育位置
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职位有效而稳健,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首先使用课堂科目进行道德教育。《道德与法治》和《道德与社会》是小学道德教育的通用教科书。作为道德教育者,教师需要追求更有针对性的融合,同时要考虑到所教学生的年龄和阶段特征,以便学生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周围的例子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补充和整合德育的内容,并有条不紊地进行小学的德育工作。
(二)利用各种节日活动来教育学生,业余活动是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在各种道德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在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小学生节开始了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表达学生帮助他人和热爱生活的愿望。各种“动手实践”活动也可以用来教育学生热爱班级团队,团结同学的意识和帮助他人的良好能力,也将鼓励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工作的辛苦,在课后帮助父母完成工作。还可以在各种传统庆祝活动之前安排班级会议或刊登报纸,进行有关的道德教育,例如在劳动节期间进行“我爱工作”,在国庆节期间进行“唱红歌”等进行道德教育,在教师节举行“爱我的教师”活动培养学生尊重教师的高尚品质。引导学生热爱工作,热爱祖国。
(三),积极开展专题课堂会议或小组会议,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小学德育中,班级会议和团队会议是良好的教育方式。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学校及班级的规章制度,例如《中小学生行为守则》。学校规章制度在发展和改善学生的道德操守以及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广播电台和国旗下的演讲,都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四)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全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家庭和学校教育应相互鼓励和相互影响。一些学生的个人习惯与家庭影响力有重要关系,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家庭教育和影响力通常会影响未来的发展。因此,如果想在小学做好德育工作,那么教师就不能忽视家庭对家庭学生德育的重视。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德育教育能在学校与家庭教育中顺利衔接与贯穿。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该贯穿小学教育的始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人格、性格、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对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时,学校应该时时刻刻与家长保持联系,将学生在校情况及时反映给家长,定期举办家长会,将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情况向家长反映,同时也要向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将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表现联系起来,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最后,学校要开展多方面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践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学校不能仅仅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局限在理论方面,而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例如家访和家长会议等,以充分了解和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教育状况,并尝试帮助父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协调,以实现共享教育的目标。
三、开展各种德育活动
如果仅将道德教育限制在单词上,那么便不会吸引到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学生,并且将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因此,鉴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道德教育者应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道德教育,将德育的目的纳入学生的内在意识中。此外,学校校园建设在德育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校园环境的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发展的窗口,为学校的日常德育提供了重要的氛围,会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健康的氛围。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尊敬长者是每一个人应具备的良好素质。然而如今,孩子们从幸福中长大,不知道该如何体谅长者的困难。
简而言之,在小学德育中,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计划,实行切实有效的方法。在教导学生知识时,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去提升自身品质。小学德育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教师坚持深入,细致和耐心地工作,通过德育,教给学生一定基本的沟通方式,发展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形成坚强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为热爱生活打下基础。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品质,组织各种交流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纳入各种活动中,从学生日活动中整合道德教育,教师一定会成功地带动今天的小学生,教导学生成为明天跨时代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朱桂霞;.小学德育教育探讨[C].2018:564-565.
[2]梁冠毓.浅谈小学德育教育[J].文存阅刊,2017:121-121.
[3]何东.小学德育教育浅谈[J].《文学教育:中》,2016: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