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行富
江西省南昌市京安学校
摘要: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计划的提出,一些信息化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应用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之中,而微课教学模式作为众多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一种代表,它的应用有效的激发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力,唤醒了小学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数学教师要重视起对微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并积极的联合优秀的数学教师群体就有效应用微课模式的方法与策略进行讨论,以不断的提升微课教学模式的利用效率,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能的持续提升。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就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探究
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早就厌倦了老师的板书教学行为,因此,在教师板书的过程中很容易走神,致使课堂效率变低。微课的广泛应用,有效改变了这一点的弊端。小学生总是对电脑和投影仪感兴趣,我们用这些设备播放微课视频时,他们总是能够拿出100%的精力去对待。使用微课开展的教学行为,往往效率要超越教师的板书行为。但是微课也存在一些弊端,长期使用微课会略微降低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逐渐得教师也会对微课教学产生依赖,不愿意动手或者动嘴去传授知识。
一、微课的概念及意义
微课,主要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将重点知识或学习内容以数字化的视频方式呈现给学生的一种数字教学资源。其微课的运用不同与传统教法,微课能够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重点,并针对某一知识点展开深度的学习与探究,加深学生的主体理解,使学生得到高效的掌握和运用。将微课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理解。微课中微视频具有内容精炼、时长短小等特点,能够更好的把握学生个体的学习注意力,保持学生高效的学习状态,这对学生理解和记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将微课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之中,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将微课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将微课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微课的形式是多样的,包括微课视频、微练习等,而且集视频、音频及画面展示为一体,有利于给学生一种浓浓的新鲜感,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激发课堂的教学活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其二,有助于分层化教学。微课一般是分模块的,有助于教师对数学教学内容的难度进行划分,从而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根据需要学习对应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分层教学的精准性。其三,有助于学生预习和复习。微课短小精悍,在使用上不受时间、场所和次数的限制,从而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和复习,自然可以有效的提升复习的效能,数学教师应当全面的认识到将微课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效的应用。
三、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1.借助微课让课堂导入更加有趣
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具体开展教学前的重要一个环节,通过课堂导入可以引导小学生从课下的嬉戏玩耍状态较为快速的回到课堂的学习状态,也可以激发小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满满的期待感投入到对相关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起数学教学中的导入环节,积极的借助微课教学模式的特有优势,不断的提升课堂导入环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例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小节内容时,教师可借助微课实施导入。
首先,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向小学生形象而具体的展示一个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运算的小案例,并配以有趣的背景音乐和有趣的图形画面,从而让学生在案例的欣赏和观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并对课堂的基本教学内容有一个较好的认识。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精美的微课背景图案,并在图案上形象的展示出《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的主要内容,如理解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简单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等等,让有趣的微课展示和精准化、概括化的问题全面的激发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欲望。最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设计一个呆瓜形象,并让这只可爱的卡通形象说: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开始今天的学习啦?那就跟我一起走进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小节内容的学习吧,从而在微课的辅助下,该节课得到较为趣味性的导入,有助于学生更为高效的开展数学学习。
2.运用微课,培养学生预习能力
预习是学生主体学习所需掌握的一种学习技能,也是学生所需具备的一种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活动学习效益。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资源,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观看和学习,了解课堂内容,并对其新知概念产生初步理解,进而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加深与巩固,这对学生的主体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如在“小数乘法”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在之前的学习中掌握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为了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乘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我利用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观看,初步了解四舍五入、运算定律、简便运算等概念,这对下一步的新知讲授起到铺垫效果。通过微课视频的导入,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还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3.借助微课让分层教学更加精准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开始数学学习,不少学生由于还未适应课堂的数学学习,导致学生的对数学的学习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且学生本身就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方式,而这些不同也在影响着数学课堂的教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的看到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及时的借助微课实施分层化的课堂教学,避免班级两极分化现象的扩大化。例如,在学习《元、角、分》小节内容时,数学教师不妨借助微课开展分层化教学。首先,分层。教师可以对班级的学生实施精准化的分层,而在分层中主要应当参考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潜力、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数学知识储备情况,确保分层是精准的和科学的。其二,任务布置和微课制作。小学数学教师要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而这些任务应当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指引性,如对于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任务可以设置为:①初步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②知道1元=10角,1角等于10分;③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等等,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升任务的难度,不断的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数学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合理的制作成画面和谐、衔接自然的分模块微课,并将这些微课视频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学习对应的内容。其三,分层指导。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精准化、具有针对性的影响,有效的破解小学生在分层任务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促进每个层次的学生较好的学习和理解该节课的教学内容,让课堂充满教师人性化的关怀。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的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贯彻和落实教育信息化2.0计划,准确的理解微课教学模式的深层次内涵、基本特征以及将微课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的联合一些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群体就高效的应用微课实施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探索,不断的借助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有效的开组织高效预习、进行趣味性导入、实施分层化教学、开展灵活性复习等等,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蔡贡发.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7):257.
[2]戚明兵.刍议小学数学概念微课导入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