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索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赵瑞林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实施,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赵瑞林
        湖北鄂州市鄂城区汀祖中学      湖北省 鄂州市  436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实施,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高投入、低回报的问题,导致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并且根据客观的需求来设计更为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案,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策略探索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还不完善,并且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抓不到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降低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数学学习能力,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逻辑思维成长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对数学问题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掌握数学方法和规律,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制定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目标
        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是制定有效教学方案的基础,而学生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刀切的教学计划,则很容易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分析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结合对学生的了解来制定教学目标,并且以此来确定教学计划。如此,可以使教学更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构建中来。
        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这一节内容时,根据对学生数学基础水平的了解,教师可以指定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分不同的预习任务。对于基础比较弱的学生,需要他们利用预习的方式去简单了解平行四边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并且能够举出一些实际的例子。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则需要他们在预习当中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且在对现实生活的分析中思考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对于基础较高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经验来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这样,通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教学目标,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
        二、注重课堂提问的启发性作用
        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让学生懂得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使用课堂提问的手段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可以揭露出数学知识的本质,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构成产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在层层递进的深入探索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有效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比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这一节内容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百八十度”这一结论并不感兴趣,因为这是大多数学生都已经牢牢记住了的结论,于是,我首先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学生可以很快地回答出正确的答案,随后,我再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都可以使用哪些方法去验证这个结论?”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探究性,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可以将三角形的三个角都剪下来,拼到一次,可以发现能够构成一个平角,因此内角和是一百八十度,有的认为可以直接使用量角器去测量……在学生表达完了之后,我接着问道:“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存在着什么共同的特征吗?”这样,就成功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客观情况来设计出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经过了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对于如何学习数学已经有了基本的理解,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进一步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去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构建科学的、完整的数学图示结构的方式去理清楚基本的思路,对基础数学知识产生全面地理解。
        比如,在学习“二次函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在章节总结的过程中,我带领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去进行了回忆和反思。首先确定好思维导图的核心词为“二次函数”,之后再让学生在不看教材的前提下想一想这节课最主要的知识有哪些,在学生回答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再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整理,将“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作为思维导图第二层的关键词。之后,再让学生对三个关键词进行逐次的分析,逐渐构建出完整的图示结构。这样,通过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去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知识整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四、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要想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地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掌握有效地学习技能。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之间兴趣爱好、个性差异、认知特征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提高。
        比如,在学习“圆的对称性”这一节内容时,我使用了合作探究的方法。首先按照组内异质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确保学生相互之间可以进行交流与合作,并且要求学生担任不同的分工,有的负责画图,有的担任组长,有的负责记录,等等。之后,再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动手操作,通过折叠圆形纸张、将圆围绕圆心进行旋转任意的角度等方式去探索圆的性质,找出圆的对称性。这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转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学习状态,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感受自主构建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合作学习能力。
        五、加强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
        数学知识有着抽象性的特征,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的初中学生来讲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使学生更高效得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教师要加强直观化教学的应用,降低教学的难度。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强大的信息展示功能,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放到直观的场景中去理解,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内容时,我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动画片段:笛卡尔有一天正在思考几何与代数关系的问题,忽然,他抬起头来看到窗户上有一只蜘蛛,这只蜘蛛在窗户上来回地走动,笛卡尔忽然想到,可以使用窗户的两条边去代表蜘蛛的位置,由此想出了坐标系的概念。这样,通过动画的方式去讲述相关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成,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文针对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初中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现如今的教学中还存在着的哪些问题,思考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需求,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完善数学学习经历,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得消化理解,从而使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邓广会.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
        [2]孙振杰.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