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平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
摘要:目前,在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高中政治教学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满足新教改提出的教学要求,许多高中政治教师都开展了关于提高政治课堂有效性的研究和尝试,经过多年的尝试发现,创设教学情境,实现信息技术融合,组织小组探究等方式,对提升政治课堂有效性有着极大的帮助,本文基于此,结合人教版教材,探究了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高中政治教学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渐向信息技术融合式教学发展,在教师们的多方努力下,获得了良好成效,然而,这只是就我国整体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而言的。从教学细节来看,我国许多地区的政治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根据新课改要求,课堂需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丰富教学内容,然凡事过犹不及,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放纵学生,在教学内容准备中过于重视丰富教材,则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出现“放羊”状态,过大的教学信息量也反而增加学生的课业压力,进而导致学生出现消息心理。由此可见,若想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则需要正确使用当前已有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质量。
一、整合教学资源,增强课堂设置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高中政治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海量的教学资源可弥补传统教材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能将以往枯燥的政治知识,生动、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好的一面,亦有不足之处。海量的教学资源虽然可以丰富教材内容,但却导致教师“挑花眼”,所以教师在资源选择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有利于素养培育的课堂活动,做到精选活动素材,激发学生兴趣。在活动课堂中,活动素材是重要支撑,学生可以通过活动素材了解活动主体,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兴趣,因此教师需在备课阶段精心选择适当的素材,多数思想政治课堂均会使用多种现代元素,比如影视听素材、时事新闻等,教师亦可根据课程内容,选定不同主题、类型的额素材,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需要深度挖掘素材,提高使用实效,活动素材的选择为课堂活动奠定了基础,然而教师也要重视素材分析环节,更如探索素材内容,最大化发挥素材作用。
二、开发各类资源,注重实践培养
资源开发主要包含两大类,一是开发校本资源,注重校园实践,校本资源包括学校内部所有可以利用、可以开发的各种资源的总称,主要包括公共文化设施、校园文化墙建设、图书馆文化,校园展板等。以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为例,在“走进文化生活”一课中,教师可以将班级作为主体,组织一次关于“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的校园文化之旅。动员同学们寻找身边的先进健康文化和落后腐朽文化,在校园中搜集活动资料的过程中,就会加深同学们对各种色彩斑斓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们的参与感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自觉远离落后和腐朽文化。二是开发社会资源,注重社会实践,社会教育资源是指学校外部一切可开发资源的总称,主要是指当地资源。以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为例,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课中,教师即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血腥斗争的艰辛,及领导执政地位确立的理由,从而培育起学生爱党爱国的政治情怀。
三、展开课堂辩论,提升核心素养
课堂辩论是指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根据特定的活动主体、针对其中设置的问题开展讨论、思考的过程,学生可根据资料,组织语言阐述观点,这一活动效果高于教师单纯讲述知识,不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还帮助学生树立了政治认同感,有利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再设计、组织课堂辩论赛前,选择恰当且具有时效性的主题内容,重视辩论环节的管控,选择恰当的方式完成辩论总结。首先要精选辩论主题,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满足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的主题,且不可过难,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后,即可对观点进行作答。其次是组织好辩论环节,教师在课堂辩论赛开始前,需要提前告知学生辩论主题、资料查找方向以及相关内容等,以便学生可以提前预习课程内容,查找资料,与组员完成初步探讨等,这可极大激发学生的活动参与兴趣。三是做出合理的引导总结,教师要完成辩论总结,多角度、方层面评价学生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内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既需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面对海量的教学资源,也要做好信息整合工作,避免出现资源乱用、缺少章法等现象。在使用新型教学手段时,也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精选教学活动素材,设置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掌握政治知识点内容,了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的实质。只有正确使用教学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新娣.对情景教学法教学效果的统计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12).
[2]包建平.关于高中政治课创新教学的几点探讨[J].学周刊,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