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邓明发
[导读] 小学高年级正处于从童年到青春期的关键时刻

        邓明发
        芜湖市无为市泥汊镇夹河小学
        摘要:小学高年级正处于从童年到青春期的关键时刻。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突然变化的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面对各种生活问题而引起的烦恼和焦虑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那么如何做好高年级班主任老师的管理工作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
        新的课程改革继续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已开始进一步实施。对小学班主任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同时,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向青春期过渡,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开始发展,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麻烦,这给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的高效管理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并实现快乐学习。
        一、做好转变后进生的工作
        如果班上有更多的后进生,则老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转变这些后进生。在教学的德育过程中,这也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班主任应该给这些学生足够的照顾。应该在意识形态上树立平等的观念,教师不应该对这些学生感到厌倦,应善待这些学生。老师的真诚照顾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班主任更应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发掘自己的长处。在上课的过程中,班主任不仅应该赞美优秀的学生,还应该鼓励成绩不佳的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因此,班主任应积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并与家长进行更多的交流。让学校和家长形成协同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问他们一些更简单的问题,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修改作业的过程中,有必要亲自进行更正,并在业余时间给予适当的课程指导。
        二、加强习惯教育
        一般有经验的教师都会给高年级学生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让学生在意识上和行为上对自己有更新和更高的要求,使之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受益。良好习惯包括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和文明习惯。在小学阶段,一些学生可能不注意个人卫生,或者说一些不文明的话。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让他们清楚习惯的重要性。在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前,班主任必须使用强制性系统管理,以确保学生能够自觉地规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并逐步发展他们养成好习惯。在养成习惯之前,教师应充分发挥赞美和批评的作用,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需要扮演榜样的角色,并提出戒律和行为的重要性。榜样,是根据人们关于模仿的心理特点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它比说服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更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给学生以鼓舞、教育、鞭策,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当班主任能以身作则,以正面的形象从自身做好。例如,许多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吃零食,然后到处乱扔零食袋子。老师来教室时,不要一味地指责和批评。教师应该把他们所扔的垃圾捡起来,放在垃圾桶里。用这个琐碎的小事中自己的行为来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力量,并感动他们。让学生在将来主动处理这些垃圾,保持课堂的干净卫生。
        三、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发挥教育作用
        小学高年级年龄段的小学生具有渴望表达自己的心理特征。文化体育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表演需求,可以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例如集体主义、团队合作意识、沟通技巧等。班主任应抓住一切机会,为学生组织一些文化体育活动,形式可以是表演、比赛等等。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应注意到每个学生并发现他们的亮点。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知道,学生的某些专业和优势是可以用来组建各种俱乐部和活动的基础。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聚在一起,快乐地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在此过程中学生相应的能力和专业知识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


        四、建立高度的德育意识,从小就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渐开始适应校园的社会生活,对校园里的社会群体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改变的热情也将逐步提高。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课堂学习内容上还是在其他班级和团队中的品德教育方面,班主任都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改进,否则会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德育是贯穿学生一生的重要教学内容。作为校园中学生全面素养培训的主要教育者——班主任,不应掉以轻心。班主任需要在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班级管理中建立对学生德育的高度认识。从自身的实际生活和教学经验出发,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使他们从小就可以发展良好的道德观。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因此,班主任在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例如,如果某班的班主任是学生的语文老师,那么这位老师应该首先遵循“以德育人”的原则,建立高度的德育意识,充分体现德育目标。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班主任应充分发挥教材和文章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加深学生对正确品行的认识。
        五、通过情感连接,专心与学生交流
        情感交流是课堂管理的最有效方法。它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并反映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如果要使情感交流方法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则需要在当前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不断与学生进行连接。关心学生的内心,但不要太宠坏,把握程度,遵循节制的原则。运用情感力量让学生及时了解老师的想法,但是如果学生犯了原则性的错误,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改正。要有一颗放松和爱心的心,要深刻理解学生的处境,有理有据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以感动之心,使学生进一步信任班主任老师。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和谐相处,学生之间相互爱戴,互相尊重,增进彼此的感情,使班级成为学生的第二家庭。在日常交流中,班主任应该反映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使学生能够清楚地感知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形成师生之间的真实情感。
        六、深入调查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在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有必要从学生的角度深入调查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目前,许多小学生的家庭都受到我国生育政策的影响。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大多数父母喜欢孩子甚至会溺爱孩子。因此,许多小学生在劳动和生活方面不能自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盲目地让他们打扫卫生,会激发学生的反叛心理。传统和古老的教学方式不仅会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到老师对班级的管理。因此,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调整教学方式以缓解这种情况。例如,在小学的集体卫生活动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行动或者自己参加活动,这不仅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而且在日常管理中,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况。当然,班主任还需要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偶尔进行家庭访谈,与学生家长紧密沟通,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教育,在家校合作中达到更高的教育目标。
        总而言之,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质量呈线性增长,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课堂活动质量有很大帮助。但是,就现阶段小学班级管理的需求而言,一些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概念上讲,班主任老师应该结合时代的需要和现代学生的特点,加快班级管理策略更新的速度,创建符合当代基础教育要求的班级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蒋建玉.如何做好小学高年级班主任[J].好家长,2017(20).
        [2]刘丽霞.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问题及优化建议[J].新课程(中),2018(10).
        [3]张丽敏.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