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农林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章东保
[导读] 农林园艺职业是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

        章东保
        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
        摘 要:农林园艺职业是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社会对农林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很多中职学校积极响应社会需求,增设农林园艺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农林规划、设计与施工、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农林专业人才。目前中职农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诸多不足,这严重限制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因此,中职学校教师要重视对农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优化中职农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农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专业技能
        引言
        中职农林园艺专业的专业性、实践性很强,其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文章探讨优化中职农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发挥学生在实践中的作用,依据农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借助基础项目和专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中职学校农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滞后
        部分中职学校教师教育理念滞后,局限在课堂知识的教学中,缺少对岗位实际需求的调查和了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极大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缺乏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场所,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部分中职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得并不完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企业并不欢迎学生顶岗实习。这样,学生就缺少实践机会,也就不能通过有效的操作训练提升专业技能。
        3.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针对性
        部分中职农林园艺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理论知识讲解得过多,实践演示过少,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教师也没有让其进行针对性的技能操练,这就失去了实践的意义。
        4.考评模式过于单一,实践性不强
        部分中职学校农林园艺专业的考评模式就是在期中和期末对学生进行测评,测评的内容主要是理论考试。这种考评模式单一,缺乏实践考核内容,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全面评价,不利于学生提升专业技能。
        二、优化中职学校农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1夯实职业生涯规划,培育园艺园林专业学生职业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虽然在很多中职园艺园林教育体系中有所体现,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并不是很理想。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正确看待中职园艺园林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价值,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驱动园艺园林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
        例如,可以组织调研小组对园艺园林人力资源市场进行调查,从就业范围、工作岗位、人才能力等维度入手,获取详细的信息数据并深入分析,由此了解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对园艺园林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对园艺场、园艺基地、种苗公司、苗圃而言,需要的主要是企业管理人才、栽培养护技术人才、苗木繁育技术人才,要求员工能够参与园艺作物生产技术方案执行,具备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一线工作的吃苦耐劳精神等。对园艺园林产品营销企业而言,需要的主要是企业管理人才、市场策划人才,以及能在产品分级、包装、保鲜储存、运输等环节发挥效能的人才,要求员工销售能力强,具备市场开发能力,懂得企业经营和管理。

基于上述调研结果,学校可以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
        2.重视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
        中职学校要重视农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努力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教学条件。首先,中职学校要加强与农林园艺专业相关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进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在实际岗位上操作训练,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学校也要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检验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职学校要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教师要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要突破教学观念的限制,发挥学生在实践中的作用
        在中职农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動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摒弃单向输出知识的弊端,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熟练掌握应用知识的技巧。例如,在教学“农林植物的类型及特性”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植物的特性,笔者先为学生讲解了一些不同种类植物的特性和栽培模式,然后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更多的植物,让学生讨论其种类和特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依据农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在中职学校农林园艺专业教学中,学校可依据农时为学生安排课程,教师也可依据农时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依据农时开展实践教学,是农林园艺专业依据不同季节园艺植物的栽培特点,为学生安排的实践项目,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针对性地进行实践练习,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植物的管理知识时,就可以依据农时进行,果树修剪要在采摘后进行,疏花的管理要在开花后,植物的病虫防治要依据病虫发生季节进行针对性的安排。教师将实践教学的内容依据农时进行安排,能够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植物栽培管理的特点。
        5.借助基础项目和专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职学校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对生活中的植物认识不多,教师进行的“认识植物”实训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逐渐学会区分植物类型,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因此,中职农林园艺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植物品种识别”的基础实践项目,要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提升理论知识水平。
        中职学校农林园艺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是现代农林绿化产业一线。因此,中职学校要为农林园艺专业学生开展校园绿化专项实践训练,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如引领学生依据校园布局进行植物栽培等,让学生在栽培过程中进行专业性的实践训练。
        三、结语
        总之,中职农林园艺专业课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实践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对于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职学校农林园艺专业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农林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梦雨,李成忠,张衡锋.基于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的农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16).
        [2]王继煌,李晓铁.中职农林绿化专业建设与就业创业平台相融合研究[J].广西教育,2018(30).
        [3]陈造勋.中职农林植物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广西教育,2017(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