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俊
云南省泸源普通高级中学 652499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点。然而,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原始的系统性高中历史知识开始分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困惑和茫然。我们如何处理这种现象?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我通过自己的实践证明,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培养高中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兴趣;实践探索
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传统的落后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见解来解释和说明提高学生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学习兴趣的实践。
一、团队合作探索
从课堂互动中探索课堂潜力的发展,是真正对每个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捷径。归根结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是回归主体,发展主体。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发展他们的主体性。注意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并挖掘课堂中该学科的潜力。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注重学生的学习,即明确要求教学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种学习方法之一,集体合作学习无疑为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高中历史学科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继续转变和优化教学功能,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索性学习,激发并培养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兴趣学习,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率,营造有趣、思考、交际的课堂氛围,从而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综合历史素养,新课程改革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并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求知识,探索和发现相关知识,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高中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非常有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差异。如果学生想在一堂课时间内最大化历史信息,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仅仅依靠老师的解释和单一的师生交流是不够的。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且可以极大地激发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热情,可以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也可以发挥创新思维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描述“秦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民族的建立”部分时,可以提前为学生安排合作探索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合作阅读相关材料,加深学生合作的深度,并继续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水平。
二、德育渗透
历史教学的实施目的之一是学习历史,更好地体验社会生活。认识荣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高度体现,是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历史是教育的主题,它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荣辱观的重要任务。在实施高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科的教育功能,深入学习教科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认识荣誉和耻辱,走进现实生活,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德育是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深入分析其内涵,探索其本质,提取其本质,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突出和突出特点。本文结合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际上,分析德育与课程知识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课堂的广阔平台,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融入独特和特色的德育内容,灵活多变的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快乐地接受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历史和道德素质,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历史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当教师描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部分时,他们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进行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信息技术的引进
信息技术中包含的丰富资源使高中历史研究学习真正具有“研究”性质,大大拓宽了高中历史研究学习的范围,并为基于学生的研究学习的建设提供了支持。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中历史教学体系的最新改革,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实际教学之后,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对教育发展的需求。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融合是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大力推广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其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国家课程改革的有效工具。
在当今的信息技术中,信息技术与教学任务的结合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使未来的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收集更多图片可以以更丰富的三维方式向学生展示当时的社会环境。这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当时环境中的历史事件,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也印象深刻。例如,教师在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放与发展”时,需要为学生介绍相关图片和播放相关视频,以使学生掌握更全面的历史知识体系。
四、介绍历史故事
历史是一个文化故事,历史内容教学的发展可以促进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目的。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高中历史学习不是要在应试教育下将学生训练成考试机,而是要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准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历史故事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课堂里穿插历史故事对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很有帮助。
历史是一门文科。在学习该学科时,学生需要记住很多历史理论和历史时间,这使得许多学生难以激发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实际上,历史是一个相对有趣的主题。历史事件是古代人之间发生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历史故事,使无聊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将各种新思想和新制度引入历史教学课堂,为学生开设有趣的教学课程,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感到历史教学不是无聊枯燥的,而是非常有趣和民主。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并保持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这非常有利于实现有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韦柔艳. 浅谈如何激发高中历史课堂学生学习兴趣[J]. 速读旬刊,2017(7).
[2]邢海燕.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7):0030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