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素平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板桥镇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不断深入开展,初中历史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情景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情景教学法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于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和应用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析,教学效果显著,期望能够为当前的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景教学;应用策略
初中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抽象性强、跨度广的人文社会学科,文字阅读量大、知识点前后联系紧密,既要求学生有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沉淀,又要求学生能够从海量的文字知识中概括归纳出有用的信息,利用所学建立起知识框架,以时间轴为线索,进行系统有序的学习,而情景教学法因其趣味性强、效率高等特点比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枯燥性、刻板性、创新性不足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优势,更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大量复杂的文字叙述内容简单化,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
一、情景教学法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一)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只是将大量的文字信息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问答法和记录课堂笔记的方法导致学生对于学习的历史知识一知半解,甚至抵触这门学科,进而丧失学习兴趣,情景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其直观性的表现方式可以再现历史事件、历史情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求知欲,使课堂气氛得到较大改善,从而师生共建和谐活跃的历史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会逐步提升。
(二)培养学生思辨精神,提升教学效率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主要是历史事件的重现、历史情景的模仿,是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造成的后果、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以及对后世发展产生的深远历史意义等,从而使得学生对于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不只是停留在文字方面,思想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会得到洗礼,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事件中,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辩证的看待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整体的历史观念,培养思辨精神,巩固所学基础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创设特定的情景,选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大事件,由学生扮演场景中的特定人物来模拟真实的历史发生的情景,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景之中,体会其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和历史意义。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和教师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角色扮演,还原历史情景。例如:在讲授初中历史《鸦片战争》这一课时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鸦片走私和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英国侵华战争中的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晚清年间腐败没落的社会生活,鸦片泛滥得社会现实,体会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原因和英国恃强凌弱,强迫中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历史事实,被迫割地赔款。
比如可以找三名学生扮演长期吸食鸦片的烟民和一名学生扮演林则徐,重现虎门销烟的场景;组建一个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现场的签约仪式,五名学生扮演英国人,五名学生扮演晚清官员,重现谈判现场,让同学们在角色扮演中体会鸦片战争所产生的原因和导致的后果,对我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二)利用多媒体工具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学教师只是用直观的文字叙述和语言讲解进行教学活动,由于大量的文字和复杂难懂的内容,学生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不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学习知识,容易丧失学习初中历史的兴趣,并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学习效果。然而多媒体辅助工具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教师要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具创设历史情景,开阔历史视野拓宽知识面,通过创设情景还原真实历史,帮助学生了解真实历史发生的场景、历史事件的始终,使学生身临其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具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制作历史课件,搜集珍贵的文物图片和珍贵的文字史料、音频视频档案和历史纪录片等创设特定历史情景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抗美援朝》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抗美援朝的纪录片,战后幸存志愿军的采访音视频等,也可以上抗美援朝博物馆官网找几张抗战时期革命文物的展示照片,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跨江作战、板门店停战协议签订的图片配以纪录片中的音视频可以还原战争情景、通过志愿军战士英勇作战和烈士的英雄事迹,从而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体会不惧牺牲保家卫国的志愿军精神,了解抗美援朝事件始末和战争胜利的意义。
(三)创设问题的情景
学生在课堂中能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对于课堂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历史课程中众多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往往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全神贯注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对于教学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历史教学中的众多知识点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若学生在某一知识点或一部分的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就会影响后续的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的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将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串联来进行学习。教师创设问题的情景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中,连贯的进行思考,并通过紧密的相关问题的解答来掌握教学的知识点。教师在进行问题的创设时应该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设置的问题应该细化使学生在学习教学的内容时,才能循序渐进的进行知识的解答,才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正面战场的抗战》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板书,说明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会战,豫湘桂战役。让学生观看本节课的整体框架。接着教师让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预习,学生预习完后让学生观看《台儿庄战役地形图》,并向学生询问:日本攻占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同时引导学生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接着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中取得胜利的原因。在进行“保卫大武汉”部分的讲解时,教师为学生观看武汉的地形图后,并对学生提问:武汉会战有哪些著名的战役,会战的结果如何,有怎样的影响。对于“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表格让学生观看,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表格进行教学内容的整理,同时向学生提问: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情况、胜利的原因以及对这次抗战的评价。学生在进行分析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理解思路与掌握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与总结。教师借助问题的情景进行教学,能使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与掌握,高效的掌握了教学的内容,并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把握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历史学习的深度。
参考文献
[1]张建忠.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021(006):184.
[2]陈加业.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000(024):123-123.
[3]詹延足.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59):1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