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武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十五中学 56300
摘要:语文新课标倡导教师要努力摆脱以往“我讲你听”的枯燥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机会,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适当的借助现代教育资源来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并结合课程资源来对新知识展开自主建构,在此过程中有利于锻炼初中生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提高他们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和效率,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教师要明确新课标的要求,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来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最终构建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有效策略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本班学生取得更高的分数,一味地向他们传授陈述性的知识,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过于突出自身的讲,没有给学生留出更多自由探讨的时间,让学生逐渐沦为被动的知识接受容器,造成语文教学的低效以及无效。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效率低下的状态,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导入、朗读、提问以及评价各环节的实践,在本文提出了以下四点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一、利用微课导入,调动学习兴趣
导入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首要环节,教师要摆脱以往单纯口授的导入形式,加强对现代教育资源的运用,可以适当地借助微课视频来导入新的内容,这种新颖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学课文的关注和好奇,使学生产生“我想要了解更多”的心理倾向,从而激发他们接下来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要在把握当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素材,将其整理制作成精简的微课视频,以此来进行导入,利用图片、音频来向学生呈现丰富的内容,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行路难(其一)》时,教师把关于作者的基本概况,如个人命运和曾经的遭遇、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以及唐代的社会背景等资料整理制作成了三到五分钟的微课视频,通过微课的形式来向学生呈现本节课的新授内容,能够给他们的多种感官带去初步的冲击。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准确地把握接下来所要学习诗词的大致内容和主要的情感,同时,让学生产生想要深入了解的兴趣。
二、借助音乐朗读,优化阅读效果
朗读也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文本的语言特点并掌握其中的大致内容。除了引导学生采用默读、大声诵读的方式,教师还可以借助轻缓的、优美的音乐来辅助朗读,给学生营造一种生动的、欢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身心都受到音乐的深刻感染,从而感受到语文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有利于推动学生逐步走进文本。因此,教师要借助音乐组织学生朗读,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所学文本中的深层情感,最终优化阅读的实际效果。
例如,在教学《春》时,教师借助一首轻缓的钢琴曲《清晨》辅助学生朗读课文,营造出一种轻松、欢悦的朗读情境,使学生透过音乐欢快优美的旋律,感受文章活泼向上、充满希望的氛围,有利于学生进入文章的意境,从而把握整个文本欢快的、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借助音乐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和感情,从而优化他们的阅读效果。
三、注重启发提问,促进深层思考
有效的提问能够引发学生对文本具体情节或人物特征的分析与思考,对于打开他们的个人思维、增强学生对所学文本的理解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提问环节的重视,充分结合初中生实际的认知水平来设计提问,准确地把握问题的难度与深度,要让学生能够受到问题的引导和启发,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来深入分析某一个关键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探寻到正确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教师提问:“你觉得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个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学生结合对文本的理解来进行思考。有学生说很善良,有的学生说是一个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能付出爱的人。教师继续提问:“作者为何要写阿长这个人,写她的真正意图是什么?”通过提问让学生受到启发,进而掌握作者写阿长的目的。
四、适时激励评价,打造高效课堂
学生的内心都希望受到外界的认可与表扬,尤其是教师对他们的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接下来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课堂中去,进而提高他们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速度和效率。因此,教师要寻求恰当的时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和表现展开激励的评价,通过自身的语言或眼神来进行鼓励,让学生产生一种获得别人肯定的成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初中生语文学习的潜能和动机,逐步打造高效课堂。
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某位学生发言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凄惨萧条的景色,感受到了悲秋思乡的情感。对此,教师进行了激励性评价,师:看来你读得很用心,不仅读出了“思乡”,还从中读出了“悲秋”的独特情感,理解得很深刻!通过激励评价可以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动机,有利于打造更高效的语文课堂。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把握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性,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活动,在研读现行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利用微课导入”、“借助音乐朗读”、“注重启发提问”和“适时激励评价”来优化每个教学环节的效率,提升初中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高效吸收、理解和内化,逐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逐步构建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童登萍.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05):136-137.
[2]何政源.学情分析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