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丕霞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城关镇草坪九年制学校 725700
摘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它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感知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正文: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学科,其中“读”就是指阅读。而这里所说的阅读并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对于字词的认知上,而是指通过一定的阅读来活跃思维,并且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更深层的理解文章内容及思想情感表达。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被提上日程,它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做到自主阅读、探究,进而带动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那么究竟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
一、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传统语文课堂中,老师通常会以掌控者的身份在课堂中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述,他们更侧重对文章背景环境、作者生平简介和课文内容的剖析,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通常只会被动接受,整堂课下来学生的阅读时间少得可怜,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则变为一句空话。而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老师应当积极进行教学思想的转变,将课堂归还于学生,为他们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需要扮演引导者即可,教会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利用一切可行办法为他们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能积极投入到阅读之中读出感情。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有效激发,他们才能在阅读过程中养成积极思索和探究的习惯。例如在学习《盘古开天地》课文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能够带有浓厚的兴趣进行视频观看,从而引发学生对于神话故事的阅读热情。随后,老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的中国神话故事作品例如《女娲造人》《羿射九日》等等,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让他们能够以中国神话故事中神秘有趣的故事情节为指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升阅读水平。
二、鼓励学生创新阅读,拓展思维
小学语文课标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交流能力等多项能力都提出了相关要求,另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实践时,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创新,从而开拓自己的思维宽度和深度,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猎人海力布》文章时,老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例如:“假如海力布没有将听到的消息告诉村民会发生怎样的后续故事呢”“如果你是海力布,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学生通过两个问题的对比就可以了解和感悟到海力布舍已为人的高贵品质。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在阅读教学中,有意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进行课文朗读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自主思考能力相对薄弱,如果单纯让学生自由发挥、自主阅读,他们常常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含义,无法有感情地进行课文朗读。这时就需要老师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指导,使他们能够通过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变化,更深层次的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这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词语的理解入手揣摩作者心情的跌宕起伏,例如重点体会:羡慕、殷切、哄堂大笑、笨拙、砸锅等词语的含义,进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变化,这为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打下了基础。另外作者对演出前、演出时、演出后不同的心理、动作、神态的描写,老师要重点给予阅读指导,并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演出经验感受作者演出前的期待和自信、演出时的紧张和失望、演出后的狼狈和困惑,理解了作者不同阶段的情感变化学生自然能够有感情的进行课文朗读。课文分析完之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任选一个阶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那些能够流利、准确朗读课文的学生,老师要给予肯定和赞扬,在早读时间或者课堂之上分配轮流示范朗读的“工作”,这样不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那些有待进步的学生,老师也要及时鼓励,鼓励他们勇敢开口、勇敢表达,并为他们布置阶梯进步任务,并且设计相应的阶梯进步奖励,以此来激励学生突破自我,大胆表现,增强其阅读自信心。
四、阅读教学应当贴合学生的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以感性认知为主,若想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文章阅读,则需要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能力水平,从学生的浓厚兴趣点出发,并且与阅读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年级的变化对学生提出与之匹配的阅读要求,让阅读教学能够以表及里、由浅入深。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做好全局掌控,对于阅读的难易程度做到张弛有度,避免因为过难使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畏惧心理,从而破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避免因为过于简单使学生感到产生自满情绪,变得浮躁。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只需他们能够在拼音的辅助下进行整句话输出即可。随后加深难度,让学生能够读懂一句话的内容即可。然后学生能够通过融入自己的情感来阅读文章内容,并且能够概括出文章的含义及思想即可。以此类推,对于阅读进行循循善诱,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也能够大幅提升。
结束语:由此可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性,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不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大幅提升,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光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77-278.
[2]马平平.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20(3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