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5期   作者:彭妍妍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人们加深了对德育教育重视力度。

        彭妍妍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海中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人们加深了对德育教育重视力度。小学生正处于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需要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而语文作为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思考,以供教学研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策略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新教改的推行要求教学活动要将德育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核心,所以德育教育应当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且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大量德育方面的内容,并且语文作为一门蕴含丰富情感与价值观元素的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更加能够体现教学的德育功能,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取学科核心素养,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完美人格。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中,语文属于综合性较强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教学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属于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实践性的基础科目。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能够在学生学习并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使学生能够才德兼备的成长。此外,语文教材中的多数文章均蕴含丰富的德育素材,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促使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同时,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身心健康逐渐成为了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话题,基于此,为了使学生能够综合发展,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渗透德育思想,帮助学生解决身心上的问题,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此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帮助学生在成长的重要阶段树立正确观念,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深挖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课文大多具有深刻的寓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充分借助这一点,不仅要向学生展示课文内容,也需要深度体现其中蕴含的德育元素,体现语文课的德育功能。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明确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内涵,从而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比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六年级(人教版)《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教学时,红军战士不畏生死、敢于牺牲的爱国精神就在这篇文章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点,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狼牙山五壮士”这种精神的看法,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老一辈红军为新中国的建立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即使是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意志与精神,从而感受到我们当前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明白了要珍惜并尊重当前的生活,并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生活。这样一来,便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了德育思想的渗透。
(二)通过角色扮演亲身感受德育内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数课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具有十分鲜明的性格与精神特点,教师便可以充分借助这一点,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在亲身经历中接受德育思想,并逐渐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比如六年级教材(人教版)中的《少年润土》这一课中便重点对作者本身与润土进行了详细描写,并且文中具有大量的对话以及动作描写。那么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选择一名同学扮演润土而另一名同学则扮演“我”,让他们根据课文进行对话,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熟悉中文发音,也能够使他们感受到文中描述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感受文中对人物品格的描述,这样即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使德育思想在通过课堂教学在学生心中充分渗透。
(三)在写作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思想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项目,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调剂元素,写作是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进行习作“    让生活更美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你在生活中最喜欢做什么,哪些事情让你曾感觉生活的美好,你认为在当前哪些事情能够让你的生活更美好!”然后教师可以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美好的社会事件,让他们在观看之后,能够更加明确地意识到,乐观的生活态度、有梦想、讲诚信、坚持阅读等等均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此一来,不仅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也让他们通过写作教学获取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并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即促进了语文综合素养提升,也促使了自身身心健康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德育是教育行为中的重要内容,但德育教育无法一蹴而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的长期坚持,并在教学中深度挖掘与渗透德育思想,让学生受到德育渗透,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苟淑云.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科技资讯,2020,18(28):246-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