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品琴
贵州省兴义市下五屯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如今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在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起到辅助作用,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推动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跟学生互相协作、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具体指导,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爱好。因此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是众多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难题。
关键词:学习自主性;提升;对策
长期以来,传统式的语文教学方式一直承袭教师教、学生学的这样的方式,是教师对学生单边的“塑造”,而学生只是跟随教师学,拷贝教师授课的内容,这样的教学由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从而使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独特性和独立性缺失。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激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力,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有以下方面的体会和做法。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是未来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方式中活动主题的要素,是教师关于“协作” “研究”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学生缺乏了独立,就难以谈协作与研究。所以从总体上来说,独立、协作、研究与课程标准是一脉相承,它是课程理念的一个有机化反映,没了学生的独立,课程标准就变成花拳绣腿,一切必成空。
一、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挑战性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让学生带着兴趣爱好学习语文。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具有挑战性的元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课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构建趣味性课堂教学方式,以此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进而推动他们独立自主学习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课程,有着众多的趣味性,但在在传统式教学中,由于采用不正确的教学方式,不论是课堂教学术语中还是基础的沟通交流中,都过度书面形式化,从而给学生展示出凝滞呆板的一面。因此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主观性去学习所有的课文,学生学习文章后的所想、所思、所感可能都会有所不同,除此以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将自身所感、所想,大胆地共享出来,共享也是一种相互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加强学生意识,建立学生行为主体影响力
学生是教学主题活动的行为主体,是教学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观念。首先把教学理念转化为行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关心爱护学习,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尤其是后进生、贫困学生的发展。其次要充分信任学生,协助学生塑造自尊、信心,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要敢于让学生上台授课,组织活动,撰写小报图片、组织读书角等,使学生充分享受当家做主的快乐,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最后要提高公平的意识,擅于构建民主化、和睦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敢于真正地表述自身想法,充分展现自身,如在学习多音字“豁”的情况下,我先让学生动手查字典,大部分同学说读 huò,豁然开朗的 huò,另一个读 huō,豁子的 huō。这时我鬼异道它还读 huá 拳的 huá。“老师,我的词典上仅有两个读音”,“老师,我觉得不对,huá 拳的 huá 应该是提手旁加一个害字”,见到学生们激烈讨论难题的画面,我打心眼儿里开心。“呀,我的《现代汉语词典》上是有那么个音”。“让我看看。”马上有一位聪明伶俐的同学窜到我的字典旁边仔细查看,随后我对学生们说:还真是 huá拳的 huá 哩。我觉得经过这么一段小插曲,也许学生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豁还有一个 huá 的读音。
三、课堂教学场景导进
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擅于融合课程内容采用灵便机敏的方式开展新课的导进。
如用以放音乐的方式导进,也可用勾起学生对某类日常生活的感受来导进,或者对旧专业知识的追忆来导进等。
例如,“绿色蝈蝈”的教学,学生可运用互联网资源掌握有关虫类方面的知识,还能掌握法国文学家法布尔的平生经历,以及他在怎么艰难的背景下对昆虫进行研究的,从而写出经典著作《昆虫记》的大致内容,这样既能使学生独立挑选学习内容,又给学生以主动表现的机遇。学生便会迅速地进到教师构建的课文内容情景中,提高学习新课文内容的动机。在激起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教师要多方面地正确引导学生展开质疑,例如把握住题型质疑,寻找写作的案件线索,归纳文章内容的层级,从而领悟课文内容的观点;也可就文章内容的总体掌握质疑,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展开,或选用想一想的方法展开;更可把握住优美句子质疑,在感情、心态和价值观念层面展开,或者学完一篇课文以后,质疑一下:这篇课文我们到底学到了哪些知识,得到了哪些启发,赞扬了哪些事务,抨击了什么现象,等等。这样的质疑便会让学生的感情价值观获得提升,也可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点,从而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要敢于质疑,引发思索
大家都知道,文学类是一门造型艺术,语文课教学也归属于造型艺术的一种,其方式取决于一个“导“字,引导思考。换句话说,教师应当把开场引语和前言大纲放到第一位。出色的引语,能够搭建出轻松自在的教学自然环境和气氛,也就是塑造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推动其独立学习,引导思考。本文中以“艺术品”一文为例,教师的引语设计方案为:先将美神维纳斯的塑像发给学生们看,随后提问题: “学生们喜欢维纳斯吗?”由于维纳斯是裸体像,学生们会觉得害羞,但老师问了,只能佯装喜欢。老师再次问:“即然大家喜欢,老师就送给大家,期待大家可以摆到桌上,学生们愿意吗?”一些学生果断回绝,原因是父母会责怪,有的说,担忧他人说三道四。这样的教学方法是轻松自在的,学生们获得了重视,老师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原文中角色的一举一动也被学生了解,便是不能用凡俗的目光去考量工艺品,那是虚情假意和逃避责任。再以“世间最美的坟墓”为例,老师的前言是提出问题、汇总和梳理,如为什么说托尔斯泰墓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墓葬?这一美究竟是从哪里而来的呢?……层层递进,在饶有兴趣中,学生们易如反掌地就把握了文章内容的中心思想。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引导学习自主思考,大胆质疑,不仅可以促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能够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
五、构建学生学习服务平台
“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语文教师在新教材中最大的变化是人物角色的转换,教师已不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授者和管理人员,而是学生发展趋势的推动者和引领者。教师不但要科学研究教学教材,更要科学研究和讨论怎样合理地执行举一反三的学法指导,正确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总体目标,独立设计方案、训练、研究、点评和思索的开展创造力学习,从方式上研究语文课学习的一般规律性与基本原理,把握怎样应用专业知识间的相互关系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学效果,促进学生从“学好”向“会学”的转变。
六、课外知识扩展
如今倡导缓解学生作业负担,可是,适度的课外知识扩展教学方案也是塑造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爱好的关键方式。教师能够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工作场景”,让学生根据“自助式”的方式进行。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差异,精心策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课外知识扩展,并容许学生依据自身的水准选做深浅适宜的练习题和主题活动,便于使不一样层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达到目标的全过程中都能获得合理的提升 。
在语文的教学中, 教师要塑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要提升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中的自身体会。教师既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挑战性,还要提高学生针对语文课程的了解并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朱为强.探索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讨[J].教育观察,2019,8(33):99-100.
[2]陈翠.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