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高平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十五中学 563007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文化,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需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找准合适的切入点,将德育教育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不仅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和内容,还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文化品格的形成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助于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分析了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文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德育文化;德育渗透
众所周知,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该阶段学生会经历青春期,学生自身开始对外界事物十分关注,并产生强烈的自主意识,但其自身并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为了提升初中学生的稳定性,避免学生走向错误的道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渗透德育文化,不仅致力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感受他人优秀的品质和修养,还通过德育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
一、语文教材为切入点,实现德育渗透
初中语文教科书在选入教材内容时,设置了很多与德育相关的内容,无论是因为国家大义而牺牲的英雄,还是坚持底线和原则的普通人,这些人物形象都是源于语文教材上的内容,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受感染,会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启发和教育。这些其实就是德育教育的内容。而有些教师在提到德育时,总是很害怕,认为不知道该如何展开德育,实际上,借助语文教材中的基础内容,就能够完成德育文化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还应该进行全面的分类,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发表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学生的反馈,针对性的渗透德育。在与学生沟通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合理利用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促进学生自然获得相关内容。
比如,《敬业与乐业》这篇课文是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作品,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作者在文章开篇即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并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这三个问题,文章主旨鲜明,而且因为其作为演讲词,层次特别清晰,学生阅读起来不存在很大的难度,文章虽然短,但其意味深长。从这篇文章的德育价值来看,分析这篇课文除了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语句,了解演讲的特点,重点是探索敬业与乐业的精神,真切领悟先哲的思想风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作者提出的观点入手,组织学生大胆讨论并质疑,辩证的看待作者提出的观点,品味其透露出的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
二、深入文学作品,展开德育教育
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文学作品的内涵,探究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思想和情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借助合理的德育手段,不仅能够实现语文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融合,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督促时,教师要充分挖掘作品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同时针对性的加强学生的感悟能力,借助丰富的德育内容和素材,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怀疑与学问》是一篇议论文,学生在分析课文内容时,需要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明确文章中采取的过渡句的基本作用。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采取的层层深入的论证思路。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提取出文章的核心论点,即“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来进行举例,围绕这一论点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组织学生积极思考怀疑和学问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深入把握课文内容。不止如此,将这篇课文中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内化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也必须有疑问的支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说明理由,才能够将所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三、拓展教学素材,增强德育渗透力度
语文学科本身就很强的包容性,教材中的很多素材和案例都可以作为教师展开渗透德育的主要依托,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勇于打破局限,搜集各种课外素材,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借助不同方向的德育指导,促进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作为德育中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受实际课时教学任务等因素的影响,会影响最终的德育渗透效果。教师可在分析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入时事热点,除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外,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对时事热点进行挖掘,深度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了解如何在当前文化内涵的推动下,引出做人做事遵循的道德准则。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与学生一起讨论,引出具有思考性的道德话题,了解学生的道德观念,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锻炼学生的道德思维,让德育能够渗透在学生的骨血里。
总之,德育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时注重知识的传授,做好学生学习效果的监督,更应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分析文化、内涵底蕴丰厚的文学作品时,让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学生不健康的思想状态,不断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斌,罗海霞.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德育渗透[J].华夏教师,2019(20):18.
[2]于长坤.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农家参谋,2019(10):25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