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后进生转化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5期   作者:   张艳
[导读] 高中数学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

        张艳
        兴义市第三中学
        摘要:高中数学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对于深化、提高初级数学,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就目前情况来看,高中各班至少都有后进生团体存在,有关后进生的转化教育通常是班主任教师不可避免的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只要改变数学的学困生,才能确保高中文化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新课程改革对所有教师提出了基本教育要求,其中包括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进步。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加强对后进生的重视,寻求促进后进生转化的途径,最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中;数学;后进生转化;教学策略
        分析传统的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表明,许多教师对后进生没有充分的关注,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关注优秀学生的学习。这明显不利于后进生的迅速转变,最终也不利于数学教师实现整体授课目标。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思维,逐步改变对后进生的态度,进而总结科学适用的教育措施,最终在充分发挥后进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促进这一群体学生的迅速转变。
        一、以平等的思想教育为基础,激发数学后进生学习热情
        从实际情况来看,缺乏学习热情是数学后进生的共同特点,同时也是阻碍他们积极学习,提高学科能力的重要因素,尤其需要数学教师重视。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平等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充分尊重后进生,顺利激发后进生学习实践的热情,实现顺利转变。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函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数学教师不要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好学生身上,而是要平等地给后进生群体以很多关注。具体来说,在进行导入教育活动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鼓励每个学生根据预习情况选择知识点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后进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不足,但数学教师还是给他们平等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顺利导入新的课堂活动。作为课程问题的一部分,不仅是难题,数学教师还需要特别设计难度不太大的问题,让后进生思考,使他们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以上以平等思想为基础的教育活动,数学教师为数学后进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肯定、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并顺利激发他们的学习实践热情,可以有效实现指导后进生的转变目标。
        二、制订渐进目标,培养数学后进生的信心
        由于后进生的数学学科能力长期低于其他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多后进生表现为在数学学习中自信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后进生的学习欲望,最终阻碍了顺利的转变。面对这一现实,在普通教育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为后进生制订渐进的教育目标,培养数学后进生持续努力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提高数学能力。
        例如,在学习《概率》的数学知识时,数学教师需要特别对后进生制订渐进的教育目标。具体来说,首先通过各种测试手段,详细了解后进生目前的数学能力,并作出正确的定位。然后,数学教师向后进生提出第一阶段的学习要求。也就是说,他们需要通过自主预习、积极听课、咨询老师或同学等手段整理教科书的基础知识点,理解各知识点的真正意义。指导后进生达到上述教育目标后,数学教师可以开始鼓励后进生通过有效的小组讨论等方法探索教科书中的许多例题,充分利用他们学到的基础数学知识,有效地锻炼自主思维等能力。之后,数学教师开始给后进生提供适当的融合生活要素的练习题,要求他们积极探索练习,应用数学知识加强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系列渐进目标的刺激下,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进一步成功的过程中逐渐增强持续学习努力的信心,最终实现顺利的转变。


        三、重视个性教育指导,提高数学后进生学习效果
        在高中阶段,数学后进生群体具有独特的特点,教师一味地进行统一教育很难帮助他们转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应重视个性教育的指导,提高数学后进生知识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函数与方程》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数学教师按时完成统一教育任务,特别是在后进生中开展个性教育指导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发现有些后进生因为受数学思维的局限,很难马上理解数学教师所讲解的知识,所以课后,在适当的时间可以组织后进生,为他们提出相应的问题,积极地与他们交流研究,要求在相互启发运动中逐渐增强数学思维能力。当发现后进生在做练习题时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时,数学教师特别要求他们每完成一定的问题就进行错误整理,并综合分析这些错误,帮助后进生优化后面的学习。通过这种个性化教育指导工作,数学教师为后进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最终顺利完成了后进生的转变任务。
        四、开展教学指导,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中学困生成绩不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多数情况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高,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一旦课后完成相应作业,对教师教的学习方法都无法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背诵的学习方式,这对其数学学习的效率有很大影响。只要数学主题稍有变化,学生就有可能无法理解。只有开展教学指导,培养学生学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解决学生的困境。
        例如,教师在数学课后,同时配置下一课内容的预习任务,使学生能够预先理解学习的知识,避免在正式课上茫然无措。上课前要注明预习中无法理解的内容,做好标记,上课时有重点的听课,及时提问。课后配置不同的问题,给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找出问题的共同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构想,注释、总结、对照以往的学习内容等,有必要整理错误问题集。
        五、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作用
        高中数学教育不仅需要数学教师在改变学校学困生的过程中作出努力,也要重视其他学生和家长的影响。学生和家长的支持与合作可以有效促进学困生转变,数学学困生在课堂上有教师的关心和教导,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重视和培养,上课时也能得到其他学生的积极帮助。数学教师要调动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引导其他学生耐心帮助学困生,在学生之间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学习技巧。这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能体现集体力量,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此外,数学老师和学生家长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家长可以在课后对学生更多的关注,对提高数学学困生成绩也有很大帮助。
        例如,在课堂上组织数学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个性,由3~5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使学生能够通过相互交流解决数学问题,同时使教师和家长之间保持联系,课后教师向家长传达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强调学习难点,而家长可以在家中进行课后指导,然后家长可以和教师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之后教师可以在次日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教学。
        也就是说,在近年来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为了达到新课程教学的要求,高中阶段数学教师都需要加强后进生的培养,根据现实继续教育创新,顺利优化后进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后进生转化。
        参考文献:
        [1]阎祥.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升学[J].学周志,2019(19):68.
        [2]苺保国.浅谈高中数学教育中如何升学[J].学周志,2019(7):73.
        [3]万忠.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6(7):58.
        [4]张西平.高中数学后进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及教学建议[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