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玲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光智中学
摘要: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开展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些具体教学要求,要求他们在实验授课中注重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而关键能力是每一名学生在未来适应社会发展所必不可缺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实验;指向关键能力
近些年来,物理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在实验中发展关键能力,纷纷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从优化物理实验、引导积极探究和培养创新思维三个方面展开实践,关注物理实验关键能力发展。
一、优化物理实验
以往传统实验中,教师在授课中关注实验讲解、忽视个体实践动手能力,使得他们在实验后无法形成动手能力。课余时间,物理教师要注重提升和发展自身物理专业素养,把培养学生学科实验能力作为教学重要目标,注重激发个体对实验过程兴趣,引导积极优化实验方案、发展学科综合能力。实际上,教师应当优化实验方案改进装置来促进实验作用,体现出实验重要性,最大程度体现出物理实验直观化、可视化。
物理演示实验主要以教师利用物理仪器和实物进行的实验演示,传统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以教师结合多媒体播放实验过程为主,加之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动手过程,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内容略显刻板。实际上,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较大比重,教师应优化实验过程和授课方式,以演示实验来指导学习分析、观察物理概念、获取感性认知,更好掌握教材内容。以“浮力”教学为例,教师把演示实验转变为学生边学边实验,以小组为单位来发放一块正方体木块,再投放到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把木块按入到水中来感受“浸入水中的物体感受水向上托的力”,为理解“浮力”定义打下基础。紧接着,教师改变教学策略、方式,增加“用弹簧秤称物体在空气中重量,用手上托物体观察弹簧秤读数会减小”实验,进一步认识浮力。优化演示实验内容和方式,帮助学生对“浮力”知识点有更加清晰认识,调动课堂学习积极性。把演示实验转化为动手实践,物理课堂氛围变得更加和谐,激发个体物理实验学习中兴趣,促进物理学科思维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科关键能力。
二、引导积极探究
物理实验学习中,学生在教师帮助下来获取知识,开展实验前并不知道实验结果、未能形成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案,知识获取通过探究来得到。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在动手中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实验更好地探究物理知识。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要亲自动手设计方案、体会探究过程,教师要关注探究能力形成,注重提升处理问题探究能力,在课堂中积极发展物理实验思维。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如果物体不受力会怎样?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来直观观察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关系。初步分析中,学生受困于“物体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观念,本节课则是要帮助他们转变这一错误理念。
开始实验后,教师先为学生演示了“桌面上推动木块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后木块停止”和“在桌面上推动木块从静止向前运动,用力推出后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两个演示演示,引导学生分析和探讨两个过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探讨中,学生根据教师要求结合实验器材(斜面木板、小车、棉布、毛巾、玻璃板等)设计实验方案与步骤,探讨小球从斜面目标某一高度在同一位置滚下后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玻璃表面上运动,实时记录小球停下的位置,探究以下问题:(1)为何三次实验中小车运动距离各不相同?(2)小车运动距离长短与它所受阻力有何关系?(3)根据上述实验及推理思想,能够从中推理得到什么结论。结合课堂探究,初中生对实验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得到正确实验结论。
三、培养创新思维
从教书育人角度看,物理教师要重视学科创新能力培养,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呈现积极向上生命激情,在实验中学习和掌握科学思维方法,获取正确学习方式更好地提升自身综合实践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永不干涸源泉动力,更大程度上拓展实验创新能力。
在讲解大气压强知识点时,教师在导入中通过水杯—厚纸板实验,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来猜想厚纸板是否会掉落,再用实验进行验证。实验完成后,学生要思考杯子里没有水或水量不足厚纸板会不会再次掉落,紧接着再进行动手验证对大气压强有直观认识。在课堂学习后,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实验较为相似,回想起钢笔吸水、暖壶瓶塞冲出等现象,促进物理学科思维发展。不管回答是否正确,都表明初中生对知识进行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初中物理实验授课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来转变教学理念,促进物理学科创新思维形成,让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取新知识,发展物理实验综合能力。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从实验优化、课堂探究和创新思维培养三个方面来发展学科实验思维,注重综合能力形成,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理念。实验教学是提升学生关键能力的桥梁,初中物理教师在新课改理念影响下要重视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强化实验教学作用,注重培养个体关键能力。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当时刻反思、总结自身教学工作,设计灵活教学内容和优化课堂实验过程,从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现培养关键能力目标。
参考文献:
[1]许帮正,马宇澄.指向初中物理关键能力的中考评价与教学改进[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Z1):20-22.
[2]夏雄纠.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6):102-106.
[3]周爱玲.基于混合式教学法构建民族地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199.
作者简介:姓名张艳玲,出生年月:1973年3月,性别:女,学历:本科,民族:汉,籍贯: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单位:,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光智中学,研究方向: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