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5期   作者:尹仲蔚
[导读] 小学数学老师讲授知识时,应彻底检查课程,阐明课程的特征,

        尹仲蔚
        重庆市渝北区宝圣湖小学校
        摘要:小学数学老师讲授知识时,应彻底检查课程,阐明课程的特征,了解其中的生活要素,并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生活要素的热爱,以便有效地实施面向生活的教学。使学生很好地学习数学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角度探讨面向生活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以及有助于发展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面向生活的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教学方法,其中一种就是生活方式。所谓基于生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要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在这些方面探讨面向生活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为大多数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
        1.介绍性参考资料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活要素
        小学数学的教学联系很多,其中之一是课堂讲解。课堂讲解是教学的开始。讲解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教室学生的学习状况。小学数学老师需要在入门参考书中引入生活元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讲授“钟表知识”部分,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并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钟表中经常看到的现象。在上课时,老师会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家里都有时钟,那么我们知道时钟在当前时间可以顺时针清除吗? 这时老师可以拿一个预制的时钟,指示学生轮流观察这个时钟,以便学生讨论时钟的功能。因为时钟是众所周知的东西,因此,学生可以积极地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的情况,老师逐步讲解时,分和秒的数学概念,并逐步讲解本章的数学知识,通过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因此老师的教学变得非常流畅。
        由此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老师的课堂讲解,并在课堂讲解中巧妙地融入生活要素,以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学习与生活相关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数学。
        2.创造生活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情境教学法也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将生活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进行智能融合,以创造生动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该情境中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人民币理解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各种人民币面额,使学生了解人民币单位的汇率,并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在阐明了本课的学习任务之后,老师可以通过创建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本章的数学知识。

在课堂上,可以模拟一个小型超市准备各种物品,各种商品标明价格。老师可以让学生充当买方,向他们分发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指导学生购买商品。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注重接近现实生活的方式,以便融入特定的生活状况。在此过程中,老师向学生讲解本章的数学知识,以便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状况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因此,在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协调课程设置以创造生活情境,以便学生能够融入特定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布置贴近生活的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关键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在家庭附近布置作业,使学生可以通过做作业来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从而达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
        例如,通过向学生讲解基础数学知识“扇形统计图”部分,即使学生可以自由分组探索,老师也可以给学生一个贴近生活的任务,并编成扇形统计图。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家庭作业比无聊的数学问题的答案更有趣,因此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对的完成家庭作业。老师会发现学生放学后的家庭作业完成率和正确率很高。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扇形统计图的知识。简而言之,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适当地结合课程并分配学生日常作业,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4.下课后练习
        为学生布置重要的课后练习,不仅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并能更好地实现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
        例如,在教授有关“条形图”部分的知识时,老师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并向学生讲解该部分中的数学基础知识。老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检查在上个月每个小组中学生的考试成绩。收集这些数据后,学生可以创建条形图。这些课外练习非常接近生活,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巩固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条形图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提高实践技能。
        总而言之,小学生处于为以后的学习打坚实基础的阶段,现在学生的成绩将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采取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芹.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4).
        [2]刘金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7(04).
    [3] 张洪梅.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 000(012):4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