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刚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青云镇白旄初级中学
摘要:课堂是教师讲授知识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影响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而且影响学生能否充分而准确地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初中物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以往相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最大的发展和进步。本文讨论了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字: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教室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可以说,课堂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只有采用科学、高效、创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改变过去枯燥的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效率。
1.鼓励实践探究,注重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指导着学生的学习。教师的作用是激励学生,并通过积极思考来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初中物理阶段的许多知识要求教师通过实验进行解释。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实验练习来探索知识。教师要做的是激励和帮助学生,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例如,当教师在教“两股力量的平衡”时,应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来了解该课的知识。采用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练习,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例如,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并为每组分配带有拉线的推车作为实验工具。学生努力实践以使实验汽车保持恒定速度直线行驶,或保持汽车静止。教师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汽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时,它会受到力吗?”经过讨论,各组学生得出结论:“有牵引力和阻力”。通过综合练习,学生高效地了解了“两股力量的平衡”相关知识,教师也实现了课堂上的高效教学。
2.重视课前设计,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许多环节,而课前设计本身就是最重要且最关键的环节。有效的课前准备可以使学生提前了解要学习的新知识,知道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将被动聆听改为主动聆听。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在上课前先研究一下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学习计划,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他们未来的自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在“探索熔化和凝固的特性”这一部分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几项准备工作:首先,单独阅读教科书,以了解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以及随着温度变化物质的三种状态会发生什么改变?举例说明变化原理。其次,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以及结晶和非结晶的区别。第三,在自然界中,物体可以在固体和气体之间自由转换吗?请举例。在课堂上,教师则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生都能令人满意地完成任务。通过让学生上课前阅读课本并列举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不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促进了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认真学习教科书,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试想,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教师教学的前提和指导,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课堂教学的混乱状态,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在认真学习课本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明确思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在教授“平面镜成像”部分之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如下:知识和技能目标方面,要了解平面镜成像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应用,了解平面镜变成虚拟图像,了解虚拟图像的形成方式;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体验“平面镜成像特性”的探索,分析总结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观察实验现象并感知虚像的含义,要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分析和评估;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刚面,要培养学生从事实中寻求真理的科学态度,认识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科学是为社会服务的。这样,通过建立课堂教学目标,不仅可以澄清课堂学习理念,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青春期的初中生通常对新颖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喜欢在外界探索新事物。他们通常会提出一些常见的问题。初中物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运用问题教学法教授新知识,使学生能够专注于对问题的思考,逐步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掌握物理知识,同时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可以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而且可以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物理的核心素养。
例如,当教授“重力”部分时,教师可以提问: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扔掉的石头最终会掉到地上。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回答:由于重力的影响,我们以前学过牛顿和苹果的故事。教师:那重力是什么?应该使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有关重力的场景?学生打开书本并回答:物体由于被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称为重力,可以用字母G表示。飞机利用重力将物资运动到贫困地区。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哪些因素与重力的大小有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实验。实验完成后,学生就能够获得正确的理解。教师采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掌握物理知识,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的科学思维。
5.鼓励合作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将合作教学引入物理课堂可以使学生在思维上相互碰撞,使学生建立更全面的物理知识体系,树立起对物理的学习信心。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实施对学生的合作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空间,而且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例如,以“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为例,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特点对他们进行分组,并向小组提出以下自学技巧:首先,搜集与卫星通信有关的信息;其次,检查与光纤通信有关的信息;第三,检查与网络通信有关的信息。然后,小组中的学生选择该小组感兴趣的主题,并在课外进行活动。当学生查阅相关信息时,要引导学生合理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最后,小组中的学生整理出小组合作学习资料,在教室里进行展示。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询问学生,并结合他们的回答结果,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获得的材料来解释知识,以便学生可以轻松地学习。这样,通过实施学生合作教学,教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而且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带头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重视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和创新。然后通过合作学习的发展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建兴.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7):5.
[2]黄从举.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9,21(07):195.
[3]陈亚荣.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