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艳辉
黑龙江省海伦市第四中学 黑龙江省 海伦市 152300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多教师也逐步将之引入课堂,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到一起。初中物理学科知识是研究自然与科学的,知识点比较抽象,信息化教学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和动力的提升。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实践教学经验阐述初中物理教师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合课堂教学,以此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效率不断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实践探究
信息化时代到来之际,各行各业都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教学也不例外。初中阶段是一个重要时期,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接受知识的能力也随之升高。鉴于此,初中物理教师尝试将课堂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将课堂打造地丰富多彩,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同时物理学习效率和科学思维等随之升高,为其后续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或者解答生活问题夯实基础。
一、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物理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教育理念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实现受到了高度重视,教师们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行课堂创新,希望学生们能够对课堂知识感兴趣并主动参与其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激趣式教学手段,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物理情境,彻底摒弃传统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形式和手段呈现出多彩的情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同时高效获取物理知识和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液体的压强”内容时,初中物理教师一上课先提出问题“烧杯对桌面也有压强,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有没有压强呢?”学生立即展开思考,并进行了大胆的猜测。紧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两支等大的试管分别用塑料膜封住,一支试管盛有水、一支没有盛水,并将两支试管倒立起来,促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装有水的试管塑料封口膜向外凸起”、“没有水的试管上的塑料封口膜没有任何变化”,进而推断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当教师继续提出问题“液体对容器侧壁有没有压力”时,学生们能够立即肯定,并且自己设计实验进行验证。随后,教师继续利用信息技术将带有小圆圈的塑料瓶中装满水,水从各个洞口洒出来的视频呈现出来,促使学生自己得出了“液体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的结论。信息技术模拟的物理情境较为有趣,学生们的注意力十分集中,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明显提升,学习效率也随之升高。
二、利用信息技术增大教学容量,开阔学生学习视野
先前,教师们组织不管是设计教学方案还是组织教学活动时都会依靠课本以及辅导材料,内容有限,局限性也较强,所以学生们的思维很难得到突破。信息技术是一种先进且新颖的教学技术,里面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样。
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增大教学容量,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观看和学习到课本以外的众多知识点,进而使其对物理知识的探究与学习更感兴趣,并进一步开阔他们的学习视野。
例如,学生在学习“摩擦力”内容时,初中物理教师上课时一直拿着一个水杯,并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够分析出老师手中杯子的受力情况吗?”学生立即将重力、压力等回答出来,教师随之由二力平衡引出“摩擦力”,并鼓励学生用两只手指在桌面上模拟行走的情境感受指尖受到了摩擦力。当学生逐步掌握了摩擦力概念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以及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以实验视频的形式讲解出来,促使学生直观且深层次认识和理解摩擦力。紧接着,教师将传送带、拔河、走路、药瓶、自行车等图片展示出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了其中运算的摩擦力知识点。与此同时,教师还利用多媒体将滚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系数等知识点呈现出来,以此增大教学容量,促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也为后面深度学习摩擦力知识打下基础。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互动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他们只负责听讲和记笔记,因此学习效率难以快速提升,也不利于长久发展。新课改重点强调了学生课堂主人翁地位,教师们也将此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激趣和开拓视野,初中物理教师们还可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促进他们在互动中学习动力进一步增强,探究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
例如,学生在学习“分子热运动”内容时,初中物理教师一上课便利用多媒体将“两个人猜测哪个包装袋里是香皂、哪个是木头”的视频呈现出来,说道:“如果你是视频中的主人公,你会采取怎样的方法进行判断呢?”有的学生立即回答道:“可以用手掂一掂重量,如果比较沉的话就是木头,比较轻的话就是香皂。”也有学生说道:“可以用鼻子闻一闻,香皂具有特殊的香气,木头有自己独特的味道。”教师随之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等知识点讲解出来,促使学生继续思考“为什们我们能够通过嗅觉感知到各种物体的味道?”学生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教师顺势由“扩散现象”引出“分子热运动”现象,促使逐步认识到“分子不是固定的,而是时刻在做不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等道理。在信息技术辅助下的物理课堂中,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十足,学习效率也进一步升高了。
一言蔽之,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心理变化合理地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活动融为一体,促使学生们全身心融入物理课堂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树林.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中学物理,2017,20(No.846):63-64.
[2]朱艳萍.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以《光的折射》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