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情境问题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5期   作者: 肖宝
[导读] 物理学科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万千物理现象的自然学科


        肖宝
        湖南龙山县皇仓中学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万千物理现象的自然学科,天然就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当积极地运用情景问题的教学策略,通过模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场景的物理问题,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与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解决物理概念与理论公式的抽象性与复杂性。本文是笔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进行的情景问题教学策略的探讨,希望可以为高中物理教师群体的教学提供些许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情景问题;教学策略;
        高中时期的物理知识,变得比之前学生学习过的物理知识,更加具有抽象性与概念性,其中涉及到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此时的物理知识将讲解得更加深入,因此也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物理知识过于地复杂和难以理解。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与生活经验,创设出符合其特点的教学情境,并将物理问题有效地融入到情境当中,帮助学生了解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如何应用到实践生活当中,指导自己学的物理知识,是如何改造世界。
        一、高中物理中应用情景问题教学方法的意义
        高中生有比较成熟的思想,以及比较健全的价值观,对于不同的事物与现象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与看法。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高中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其学生丰富的日常生活经验,以及学生对于世界的具体了解,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物理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创设出情境化的教学环境。利用生活化情境问题,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是如此的的接近,自己可以利用所学到的具体知识,去解释生活与学习中的多种物理现象,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物理抽象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物理知识体系。
        二、高中物理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一)在课前精心准备情景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
        在高中物理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前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作为一节课堂教学的开始,关系着学生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能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精心地准备相应的导入问题,设计出符合学生物理知识水平的情景问题,通过恰当合理的情景化问题,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内容时候,在课堂导入的环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下雨的时候的情景,雨水为什么会往下下落?学生通过回想自己日常中遇到的下雨场景,并思考给出答案,是重力的原因。紧接着教师在引入著名先贤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就是物体的下落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得越快。进而让学生讨论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的质量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你能举出哪些具体的例子?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落速度的不同?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在预设的情景中进行了充分的探讨,然后教师适时地引入伽利略的落体理论,并讲解伽利略是如何从实验与理论两个方面对于之前的理论提出质疑的。发现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具体特点,并理解了伽利略的落体理论。通过课前准备的情景问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氛围当中,并且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二)在物理课本中挖掘情景问题,锻炼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的新课标对于如何培养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水平,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教学元素,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以物理教材为基础,设计出符合学生学情的情景问题,帮助学生强化对于教材的理解,帮助学生在问题教学中深入探究所学的物理知识,锻炼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力的分解》这一单元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依托物理教材中的案例,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学生常见的事物构建一个简易的物理模型。比如,利用水杯来代替圆柱体,利用课本建立一个斜坡,让学生动手参与到简易物理实验中,研究圆柱体沿着斜坡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的作用。并且在斜坡上另外竖立一个挡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柱体对于挡板的力,帮助学生理解重力在斜坡上是如何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通过对于教材的进一步开发,让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物理知识如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明确物理知识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学科,明确了自己学习的目标,进而锻炼了学生的物理思维。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学中情境问题教学方法,教师需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的指导要求,通过课前精心的准备,创设出适宜的情境问题,利用课堂导入、教材深入开发,等多种的教学模式,优化学生的现有的教学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锻炼自身的物理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汉旺。基于情景教学模式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18(8):P.74-74.
        [2]黄书洪。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研究[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8,(011):P.200-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