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相平
彬州市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道德和法治学科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其法治认识的主要渠道。在推动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道德和法治课程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需要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积极寻求有效的策略,将以往的德育工作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结合,努力提高和拓展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对很多教师来说也许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需要花很大力气去研究实践,但最终得到的成果一定是值得的。本文从树立合理教学目标,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提高素质三个方面,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德育方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
作为一门塑造学生卓越道德素质与法律意识的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起到的是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在当前这个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革进步,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新时代,教师应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性,充分重视德育方面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以确保这门课程能够满足当代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而课堂的本质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所以只有教师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将学生的积极性也充分调动起来,师生共同去探索更好的德育方法。
一、树立合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科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对课程设置和反思的时候肯定要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在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和价值观方面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并将之有效转化为教学目标。有了合理的教学目标,师生双方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活动。具体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方面,教师既要让教学目标起到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又要避免目标过高、过大,要明白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不是将小学生培养成道德上的完人。
例如,在学习“我很诚实”的时候,在德育层面,教师必然要将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作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诚实是一种美德,而说谎是错误的,是应该被批评的。但教师也要明白,小学生自制力比较差,也不可能非常理解什么叫做“道德操守”,所以很可能出于害怕被批评的想法而撒谎。此时,教师不要在道德上对学生太过苛责,只要在发现之后,学生能够主动表现出愧疚情绪,就证明之前的教学并没有完全脱离或者落后于教学目标,要通过亲切和蔼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解,加深他们的印象。
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直接影响着德育的有效性。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小学生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而且与环境有紧密的联系。
有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小学生很大的情绪波动。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学生对德育的兴趣。这需要教师勇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瞄准学生的认知需求,利用情境等方式方法去带给学生积极正面的情感刺激,在学生快乐的打开心扉的时候将德育内容渗透进去。
例如,在学习“变废为宝有妙招”的时候,教师应该提前准备一些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废品,比如废纸等。在课堂上,教师将这些废品变成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小模型、小花篮、小储物袋等实用的物品。教师的动作越娴熟,越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着这种变化感到新奇与兴奋。教师可以趁此机会给出知识内容,比如每年中国会产生多少废纸,这些废纸可以变成多少刚才制作出的那些玩具和模型,让学生意识到变废为宝是一件与他们自己的快乐感受息息相关的事情,逐渐培养起他们的节能减排、勤俭节约意识。
三、实践活动提高素质
小学道德和法治课程的根本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生活技能,使他们成为优质的实用型人才。因为缺少良好的道德和法治意识,学生是不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很多事物的,就会处处碰壁,直至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更不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既然最终的方向是生活实践,那么教学自然也要注意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教师应该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推动学生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加深对德育内容的理解,真正认识到良好道德品质对他们个人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例如,“合理消费”既是一项生活技能,也反映着学生某方面的道德品质。对于一名小学生来说,如果不能合理消费,那么必然是在花费父母的钱,有时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新闻中关于小学生冲动消费的消息屡见不鲜。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实践:下一周将举行一个小型的班级文艺汇演活动,需要购买一些东西来布置教室。然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发给一定金额的班费,分别购买不同的东西。最后每个小组交上自己买的东西和账单,与大家分享自己购买时的思考,比如为什么要购买,是否合理。最后大家共同进行评议。
总而言之,将德育渗透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道德素质。为此,教师应该继续探索有效的德育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设置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愿意接受德育,理解德育的意义,与教师形成配合,师生共同努力创造出更好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付岭.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5(38):374-375.
[2]沈勤学.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与学校德育日常工作的结合[J].中国德育,2018(2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