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央吉
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 856000
摘要:论文选择了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进入到高三以后教师生活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策略,建议一方面要在教学的语言和形式上作出突破,使其贴近于生活化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活动,使学生们能够进入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中进行调查研究。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
高中阶段的政治知识学习不再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内容上,也不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照本宣科,更多的是希望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们能够利用政治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增强政治学科的社会应用价值,在这方面就必须要强调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应用,坚持在高中政治教学环节中开展生活化教育手段,在内容、形式等多方面都要强调这种生活化要素的融入。
一、在教学语言和形式上实现生活化突破
在过去的高中政治课堂当中,可以发现大部分政治老师所讲述的内容都是照本宣科的,都是以绝对的理论知识灌输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所使用的语言缺乏生活化的特点而是干巴巴且无趣的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教师局限于自己固有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维,并不能够和实际生活内容相结合,所以造成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普遍低下,因此在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当中,建议教师从语言上和形式上做出双向的改变,实现生活化要素的融入,在语言上倾向于使用幽默风趣的生活化语言,在教学形式上多多引用一些经典生活案例和构建生活情境,这样一来才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方面,教师需要在语言上呈现出更多的生活化特点,避免学生长时间处于高考的压力之下产生焦虑情绪。建议教师目前在课堂上学会使用一些幽默风趣的生化语言来开展教学活动,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更使得他们在精神上获得更多的放松,而通过这种幽默化的生活化语言,更可以促使教师的教学热情大增,避免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上课鼾声大睡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同样也应当贴近于实际生活的特点,教师既需要基于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同样也需要基于现实生活案例,可以在一些知识的讲解方面,联系实际生活案例和社会热点新闻,又或者是选择游戏教学手段或情境构建方法等,使学生能够对政治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自由探讨和相互沟通当中完成政治学科的学习。
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本身就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在高中政治课堂当中开展社会化教学手段,最有效的一个策略就是使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进入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中,参与实际调查工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检验知识的学习结果更有可能在调查的过程当中夯实前一段的知识内容,增强学生对于干巴巴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而使他们着眼于现实生活学会对政治知识进行应用,因此在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当中,建议教师可以通过主题化的调研任务布置,鼓励各个小组的学生进入到社会环境当中,选取本小组组员均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查。
举例来说,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课本的时候,更多的是聚焦于我们的实际文化和生活所展开的,而其中的第9课更是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密不可分的,其中包含了两小节的内容,一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那么教师就可以以第2节的内容作为议题引导学生进入到实际生活领域当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到在实际生活当中有哪一些举措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的,小到在公交车上让一次座,或者是在马路上随手捡起一次垃圾,大到一次见义勇为的事迹,又或者是一些社会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们进行专题调研的对象。在这样的实际调研当中,学生们了解到了当前有哪些人正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默默无闻的贡献,又有哪些人他们以身体力行的举动,为我们新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建设了更稳健的外部保障和社会保障,这些人,他们可能并不是政府官员,也可能并不是国家干部,可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工人,但是他们的这些举措却是真正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了的,甚至有很多人是站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奉献着的,这些人的实际举措和事例,对于学生们的熏陶作用将是巨大的。这比教师站在黑板前盲目的进行知识讲解和道德建设,将更加有效、更能够带给学生刺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入到高三阶段以后,政治学科的教学压力不断增强,而此时教师所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的效率,确保学生们的学习都轻松且愉悦,因此建议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手段,不仅需要在语言和形式上实现生活而突破,同样也需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活动。
参考文献:
[1]张珩.让考点与热点“成功牵手”——以高三政治复习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11):45-50.
[2]张涛. 新课改下如何有效提高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策略[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66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