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壮
黑龙江桦川梨丰光彩中学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在建构阶段,他们思想活跃,热情奔放,对一切充满好奇,也包容一切,可塑性极强。因此,如果这一时期如果德育教育跛脚甚或缺失,是很危险的,也是不可想象的。思想的高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就不可避免地为他人所觊觎。本文着重从德育的实施途径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初中德育;实施途径;美育;德育实践;家校联合
陶行知有言“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在倡导“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我想我们身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更能深刻理解陶老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也更加意识到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人人都是自自媒体的网络时代,时代进步,经济飞速发展,变化一日千里。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各种思潮、各种声音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激烈碰撞。有的人坚守本心,有的人随波逐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守望初心,为涉世未深的学生筑建一方净土,以助其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不会迷失心性,快乐地自由地成长。
初中阶段德育内容形式多样,但要抓住根本,抓住纲。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途径开展德育探索。
一、重视美育,培养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感知美的心。
德育的根在于人性本善,人人都有对于美好事物的本能追求。然而,有时学生会对“美”的理解有偏颇,以致以丑为美,以低俗为美。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首先要在形式上做到“美”。我常不厌其烦地需要学生做到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看见有学生着装不整洁的,我会及时提醒;说话粗鲁的教其用文明语言;随地乱扔垃圾的让他打扫干净。而对于校服整洁的、用语文明的、行为得体的,我从不啬于赞美。渐渐地,学生明白,哪些是会得别人的喜悦,哪些是会得到别人的唾弃,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就会从行为上规范,思想上重视了。再者,要重视在音体美的课堂上渗透美育。音乐学科中韵律的美、体育课上形体的美、力量的美、速度的美、美术课堂上颜色的美、意象的美,是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教师在上课或活动时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发现,让他们浸润在美的事物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记得有句话说:你原谅他吧,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有让学生认知什么是美,他们才会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而不致以丑为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二、重视德育实践,培养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
德育教育要避免空谈,当你夸夸其谈向学生灌输大道理时,当学生感觉到你正在教育他时,那这种教育几乎就失败了。我们要把德育放在社会实践中,放在一个大的环境中。笔者认为劳动教育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代学生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知道一切所得均要付出努力,以为一切都是应得的。如果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不知所措。“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家长要有意引导自己的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其为家庭分担责任的意识。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比如去老人院为老人洗衣服、擦玻璃、与老人交流、听老人讲故事。德育不囿于书本,不囿于说教,在社会实践中学生才会真的有体验有反思,才能眼睛不只盯着高处,才能俯下身来看见贫弱、苍老、疾病、困苦,才能有一颗慈悲的心、感恩的心,才能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走向何方。
重视
三、家校德育联合,形成育人合力。
家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心的港湾。“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家庭教育搞好了,一个人再变也不会“坏”到不可救药。然而,现实是,我们的家长常常把教育的重担卸给学校,把孩子交给学校,除了给孩子吃穿物用,就基本上什么也不管了。可是,要知道,有些品质德行是学校给不了的,是必需家长亲力亲为的。一个人的待人接物、思维品性、个性特征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学校在这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正因如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扶助学生的成长。笔者认为,要全面了解一个学生,要从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入手。教师可通过定期的家庭、随访,与家长进行真诚有效地沟通交流,交流的多了,相互的信任感就会增强,才能于表象深挖本质,才能更好地针对每个人制定德育计划和方案。如果做不到坦诚交流,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沟通上的障碍,甚至敌意,那这样的交流是无效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建立一个由班级家长组成的微信小组,每周一个有关德育的主题,鼓励大家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愿,分享自己育子方面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教师也能及时通过微信了解每个家庭的动态,清楚每个家庭育子的困惑,给出相应的建议。教师还可以把一些有关德育方面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一些案例分享给家长朋友们供大家学习与研讨。孩子需要学习,家长同样需要学习。只有家长意识到自己育子方面的得失,才会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并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虽初中阶段德育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复杂,但教师要抓住育人的关键实施途径,才能把德育工作做好。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德育的重要性,重视美育、德育实践及家校联合,灵活多变地创新德育实施途径,为祖国培养德行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筑梦美好时代!
参考文献:
[1]梁爽.家校沟通方式对中学生德育效果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5.
[2]宋丽瑾.家校合作下的德育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6):14+27.
[3]王久兴.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德育生活化之我见[J].小学时代(教师),2009,000(0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