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中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5期   作者:王福龙
[导读]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

        王福龙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学  065000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其英语知识的学习往往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延展性,需要学生运用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去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水平。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将其应用于中小学英语课堂之中,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体系化的语言架构,还使学生在词汇记忆、语法学习、阅读写作等方面得到有效引导。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思维导图在中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效运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思维导图;英语课堂
        通过对当前中小学英语课堂的组织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语言记忆、阅读理解等方面存在问题,如“词汇掌握不牢”“语法运用不当”“文章细节难理解”等问题,导致学生的语言能力难以有效提升。将思维导图渗透于英语学习之中,借助图形优势,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掌握语言规则,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进而在学习记忆活动中得到根本性发展。因此,本文从思维导图的概念及教育意义、思维导图在中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应用两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探究。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及教育意义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一种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其运用图文并重的学习技巧,将各层次的隶属关系和层次架构进行直观展示,不仅便于学习者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主题关键词、内容、图像等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使学习者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之中,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质量。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语言的学习与记忆需要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其死记硬背式的学习难以达到活学活用、加深理解的效果。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以架构式、趣味化的方式展开记忆活动,使学生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互通联想的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中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1、在词汇记忆方面的应用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根基,其词汇的有效积累将影响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运用。然而,在词汇记忆方面,大多数学生存在“记不住”“不了解词性”“记不全”等问题,导致学生的词汇量难以有效提升。对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词汇记忆当中,以架构式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发散联想,不仅能培养学生整合、归纳的能力,还使学生在词汇之间的关联度方面得到有效加强。如以Family(家庭)为中心,运用思维导图的线形优势,指导学生对其进行填写和完善:father、mother、aunt、uncle、son、daughter、sister、brother等词汇,既能帮助学生拓展更多的词汇信息,还使学生对这一集合的词汇进行有效归纳和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延伸的作用,以词缀、词性、词义等为主题进行记忆学习。

如以alter为词根进行引申alterable(可改变的,形容词后缀)、altereate(争论,动词后缀)、alteration(改变,名词后缀)等内容,大大提升学生的词汇储备量,打牢学生的语言基础。
        2、在语法学习方面的应用
        语法是语言运用的规则,也是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之一。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语法知识时,不知该如何下手,缺乏一定的整体把握,进而影响学生的运用质量和表达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语法学习之中,采用树状图图式,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语法架构,从根本上认识语法、了解语法,从而使用语法。如以不定时的时态和语态为“树干”,引导学生对其他“枝干”进行完善和补充,一般式→主动to do/被动to be done;进行式→to be doing;完成式→主动to have done/被动to have been done;完成进行式→to have been doing;通过对其不定时时态和语态进行细分和扩充,不仅能提升学生对该语法体系的理解效果,还使学生在语法的运用和整体把握方面得到加强。
        3、在阅读理解方面的应用
        部分学生在文本阅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段落层次划分不清”“主题目标不明确”“找不到主线”等问题,这不仅影响学生的阅读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对此,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阅读理解活动之中,以层次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整体进行细节把控,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内容、在内容中寻找答案,更易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8 Section B的教学中,本节是关于西方感恩节中火鸡宴制作等内容,为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的理解,运用思维导图括号图式,以A special day Thanksgiving Day为主题,层次化的展示各部分内容:Why→Atime to give thanks for food in the autumn;When→The fourth Thursday in November;How to celebrate;What to eat;How to make it等内容,使学生更为高效的掌握文本内容,了解文章中的重点细节和关键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中小学英语课堂之中,以多样化的图示为导引,不仅能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和语言思维,还使学生在记忆、理解、运用等方面得到加强,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促进学生主体的综合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线形特点,以线为引、以形为标,从学生的认知细节入手,运用网格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词源结构图、文章脉络图,这对下一步学习活动的开展起到铺垫作用。
        课题编号1904145
        参考文献:
        [1]朱亭.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7(32):67-68.
        [2]张永红.初探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2):49-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