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实践能力探索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5期   作者:张群
[导读] 在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新一代人才信息素养的时代

        张群
        万州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重庆 404000
        摘要:在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新一代人才信息素养的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教育版本的第三阶段,获取基础性信息技术知识已成为高中学生必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所有高中IT教师都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即通过实践指导学生提高高中三年级的信息技术学习效率。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丰富指导材料,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结合任务教学,帮助学生整合知识;创建应用程序并鼓励创新型应用程序的实践。
        关键词:动手能力;能力训练;信息技术教学;教学实践;进入基础教学
        作为高考基本能力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早已被包含在高考范围内。在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探索,信息社会环境不断提高了新一代人才对信息实践素养的要求。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更多培训。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对信息实践素养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自身的指导教学作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信息实践能力。一方面,它为未来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它满足了学生参加高考的基本需求。
        一、丰富指导材料,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信息技术是高考基本能力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提高高考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成绩,就必解决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群体的普遍问题,以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技能实践为根本目标。高中生认为提高自己的成绩并进入理想的大学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升学压力较大,学习的理论知识容易在短时间内被遗忘。因此,教师应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层面出发,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践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操作步骤的记忆。
        例如,当教师讲授“创建参数查询”这届课程时,为了减轻学生对“查询设计与创造”模块知识学习的压力,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游乐园游乐项目”数据表。在教师向学生介绍操作步骤时,娱乐项目词汇的使用发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学生也对这种数据库表操作的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实际操作中,教师使用多媒体工具反复播放一段简短的视频,以此演示操作步骤,使学生轻松克服经常忘记操作步骤的困难。操作指南教材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还使学生达到了重复练习的效果。当学生感到压力减轻时,便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这种数据应用方法不仅被该班级的教师使用,而且还应用于其他阶段的知识教学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实践活动,以此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从而使其强化ACCESS数据库表的操作技能。
        二、结合任务教学,帮助学生整合知识
        高中三年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课时较少,因此在学习了新的知识点之后,很容易忘记以前掌握的知识点。这是学生掌握系统访问技能的最大障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任务驱动型教学或运用项目教学法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此使学生能够通过系统的项目学习和任务实践来整合分散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核心,多种教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强调了学生的主要作用,并允许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使用旧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积极地建构意义。如果高中生能够在信息知识学习过程中有效提高信息实践能力水平,则有必要运用高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积极地在信息教室中实践和构建知识体系。但是,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时学习状况,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此促进高中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练习。
        例如,当教师讲授SQL查询语句的创建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SQL语句的作用,在“创建SQL查询”的教学章节中,组织学生进行“准备和准备SQL查询”等操作查询语句的实际任务,例如“联合查询SQL语句”,“数据定义查询语句”和“子查询SQL语句”。

在此期间教师组织学生信息,研究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并提供一些练习任务,供学生使用SQL语句查询数据库表数据;同时,教师允许学生分组解决情境任务中的问题;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重复练习,可以深入了解数据库表生成语句、简单查询语句和特定查询语句等知识。教师通过课堂检查,发现学生还可以系统地自行列出这部分内容的相关知识点。以此学生编写SQL语句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并且为高考中的信息技术考试做足前期准备。
        三、创建应用程序需求并鼓励创新的应用程序实践
        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实践能力之后,他们需要利用现有资源对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应用,这是学生发展实践素养的唯一途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应利用课堂教学的便利性,结合当前学生家庭信息环境,将所教授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联系起来,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创新。
        例如,当教师讲授“创建和维护访问数据库”部分知识时,鼓励学生周末在家中运用计算机上安装的访问数据库,以此为其将来的知识创新实践提供了基本条件,例如“数据库创建和维护”,“表创建和应用程序”,“查询设计和创建”。当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表的创建和应用”的知识创新实践时这样说道:“将来,我们可以逐步将各个学科的复习材料组织到数据库表中,以此方便我们开展课程复习工作。”学生接受教师的建议,并为各学科创建自己的数据表,以此学生在反复实践中逐渐增强操作访问数据库的能力。
        四、注重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水平
        在实践中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时,学生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实践环境,而且对有助于挖掘其潜能的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教师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角色,应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特点,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实践环境和材料,以此促使学生通过实践练习获取更多有效信息,从而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水平。
        例如,为了使学生在上新课时进行连续有效的操作练习,教师通常会向学生提供操作步骤的视频影像;同时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学生在逐步被优化的环境中进行高质量的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在多方面评价过程中采用分层评价法、分组教学法及自我练习行为约束法,以此鼓励学生有效地进行练习,从而促进学生信息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五、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根据教学内容加强指导
        正如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信息基础和学习能力一样,学生在实际学习和理解信息知识的过程中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不同情况,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实践能力发展为他们提供不同的指导。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使用分层和分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得到尊重的基础上获取科学的指导。教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加强教师指导的有效途径。
        例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课堂练习,教师使用分层小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信息实践能力将其分为不同小组。在学生完成实际任务之后,教师参与到每个小组的讨论过程中,同时为每个小组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师要求一般能力的小组实践递归算法的实际应用步骤,要求具有较强实践和探索能力的小组以递归方式嵌套应用步骤和预防措施。不同层次的小组分领到不同的实践任务,以此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信息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信息实践素养的发展需求,而且要考虑到学生对于升学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丰富教材并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访问数据库知识,同时更加精通信息技能,以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为学生顺利完成升学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卫华. 信息技术不止是技术,高考应有其一席之地[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15,23(01):61-63+66.
        [2]迟晓良.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考[J]. 信息记录材料,2017,18(03):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