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数学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6期   作者:耿维恩
[导读] 提问方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见环节


        耿维恩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换马店中心小学 河北邢台055550


        摘要:提问方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见环节,如果老师对于这一方法能够科学利用,将有助于大力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思考能力。叶圣陶老先生说:“学生时常听老师提问,受教师指点,亦即于不知不觉之中学会遇到书籍文篇宜如何下手,乃能通其意,而得其要.”因此我们课堂提问不仅要使学生“通其意”、“得其要”,而且要“指点”学生掌握“下手”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提问教学
        课堂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问效果如何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而决定提问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数学知识的主要阵地,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
1 激发求知欲,集中学生注意力是前提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最需要的就是学生具有想要探索问题答案的求知欲,反之,如果学生们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兴趣,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听讲,在课堂上心不在焉,那这个问题提出来就不能够充分表现出其有效性。
        例如,当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节课时,就要激发起学生们对认识钟表的兴致,有足够的好奇心想去了解钟表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应当如何通过看钟表去知道时间。教师还可以拿出实物来用以帮助学生们集中注意力,更真实准确的指出时钟上面有时针、分针和秒针,秒针是最细长的那一根,而剩下的较长的是分针,较短的是时针。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先问问学生知不知道怎么看时间,引发他们的积极性,也可通过问学生们平时起床,吃饭,睡觉的时间一般都是几点,然后让他们分别画出这些时间点时钟的指针图象,这样便可以很好地吸引小学生们的注意。
2 课堂提问要包含激励性
        小学生的活动力强,课堂参与感较强,但是在课堂中学生却又惧怕教师的批评,害怕自己出错,常常会敢于参与学习,不敢回答问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通过激励性的教学提问方式让艺术性的教学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提升学生对课堂学习参与的活跃程度,使学生更有激情、更具动力。例如,在认识小数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建如下教学情境:小明同学的书包45元,文具盒12元,彩笔3.5元,橡皮擦0.5元,铅笔0.8元,日记本3元。在以上物品价格呈现之后,教师设置课堂提问: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将刚才老师提供的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呢?你知道怎样划分吗?请同学们发挥自己智慧的力量,将这一问题帮助老师解决。通过这种激励性的教学提问方式,学生从教师处获得动力,获得启发和鼓舞,对问题解决的积极性更高,对活动的参与感更强。

学生将问题解决后,教师在学生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项,45元、12元、3元,这些数我们称之为整数,而3.5元,0.5元,0.8元,我们将这类数称为小数,其中.叫做小数点。以上教学内容设计,都是基于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问题解决生成的这种教学方式,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基于学生自主分类的教学方式,学生经过了思维对知识情境问题进行加工的过程,对小数和整数的理解和区分将更加深刻。
3 引发深度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倡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能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主动思考与合作探究,理解和建构新知。教师要多创设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探究活动,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借助启发性较强的悬疑问题,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例如,“长方形的面积”课堂总结环节,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区分面积和周长的概念,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一样,它们的面积也一定一样吗?”很多学生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问题一出就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触动,课堂学习热情和求知欲都被充分激活,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并解答了很多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题,有效地深化了对周长、面积的概念理解,提高了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
4 关注学生主体,掌握形式时机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全面渗透在了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注重提问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恰当地提问。在问题的形式上,要以启发式提问为主,以此来带动下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提问的时机上,要紧跟课堂的动态发展过程,在学生遇到难点问题或思路出现偏差时进行提问,以此来矫正学生的学习方向,使数学课堂的效率得到提高。
        例如,在讲授《可能性》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设置游戏活动“猜猜小球是黑是红”。教师提前准备不透明的箱子,在其中放置一只黑球和一只红球,让学生猜测第一次摸出的球是什么颜色。教师拿出一只球后,再让学生猜测第二次摸出的是什么颜色的球。通过这样简单的游戏和过程提问,让学生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了初步的认知,告诉学生任何事件的发生都具有确定性和可能性,带给学生一定的启发,从而使学生更加投入到可能性的探究学习中。
        课堂互动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而提问是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教师的有效提问,学生能够对课堂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从而使得整体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但在现阶段的课堂提问中,往往由于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限制,提出的问题呈现出表面化、形式化、过于频繁化的特点,使得提问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有效提问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应当体现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层次性,并且也要进行艺术的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芳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11):111.
[2]林锦霞,黄建伟.面向学生发问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提问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0):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