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6期   作者:阙开煜
[导读]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阙开煜
        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能力;数学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于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需要老师的方法指引,也需要学生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在长期地训练中加深学生们对数学知识地理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顺序,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助力学生整体阅读水平地提升、数学学习水平地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数学阅读概念
        1.1定义阅读
        定义阅读是相对比较常见的,主要是阅读定义的内涵,比如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作同类项。这个定义如何详细阅读呢?首先要对其进行拆分,找出关键字,第一,字母相同,第二,次数相同,第三,同类项,满足前两个条件的就是同类项,字母不同,次数相同也不是同类项,字母相同,次数不同也不是同类项,不能进行合并。通过这样对定义内涵的讲解阅读,同行进行外延拓展,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同类项的含义,对于后期做数学题,也没有任何压力。
        1.2性质阅读
        性质阅读主要包括:条件和结论,适用范围。比如:等式的性质:①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一个数或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②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为等式。这里我们需要抓住一个重点词“同时”,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等式还是成立的,举例:原等式是3a+5b=4c+3d=5,那么变形后就是3a+5b-3=4c+3d-3等式两边同时减3,等式成立,因为由原等式可知3a+5b=5,4c+3d=5,那么3a+5b-3=5-3=2,4c+3d-3=5-3=2,还是原等式,如果题目改变成:3a+5b+3=4c+3d+7等式还成立吗?答案是否定的。同理可证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不为0的数等式也是成立的。
2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1注重数学阅读课堂理念,扩展活动内容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新时期下的教学需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教师要把新时期的教学元素融入数学课堂中,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数学学习平台,扩展他们接受知识的途径。数学阅读过程同其他科目的阅读过程一样,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严格的要求。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的同时和他们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实行“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数学涉及很多重要的理论知识和概念公式,包含语言符号、数学符号、数学专业术语、公式图表等。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就要先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材料的好习惯,由此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当学生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价值,才会自主地从数学题材中找寻自己所需要的资源[2]。


        2.2激发数学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师想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对数学阅读感兴趣,觉得数学阅读的过程有乐趣,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会利用一些趣味性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以便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会让学生画出或者找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边长,然后笔者会告诉学生斜边的边长。经过实验,学生发现笔者说的斜边的边长是对的,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后笔者趁机告诉学生答案就在书中,自己去寻找。这个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3培养阅读能力,提高审题准确率
        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实用性的学科,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科目,但是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初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还是处于比较低的状态,一方面是学生认为数学科目没有什么需要阅读的,学生也不知道读什么;另一方面则是教师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越来越低。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语言和数学关系为基础,在思想上渲染学生的数学阅读意识。
        例如,在教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这一数学内容的时候,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应用性题型:一堆玩具分给若干个小朋友,若每个人分3件,则剩余4件;若前面每个人分4件,则最后一个人得到的玩具不足3件。求小朋友的人数与玩具数。解析:在解决这一实际应用类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读题、审题,在数学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仔细分析题目中两个未知量的关系:如果设人数为x,那么玩具的数量应该如何表达?结合题目的已知条件,每人分3件,剩余4件,得出玩具的数量为3x+4,再结合题目中“前面每个人4件,最后一个人得到玩具不足3件”的条件,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挖掘题目中的不等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审题准确率,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数学阅读中得到提升[3]。
        2.4学会动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能够看到学生在托着腮思考数学试题的场景,看似很认真,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不仅阅读效率低,还不能达到理想的阅读目的。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动手”,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动手,寻找并记录数学阅读材料中的关键线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促成高效阅读和有效阅读。
        例如,以《频率与概率》这一类问题为例。这一类的题目题干都比较长且数字多。因此,在题目阅读中,教师要教授学生如何把握住有用的信息来进行解题。首先,学生要在阅读题目后先理解问题的含义,根据问题的要求再到题干中寻找必须使用到的条件。然后,学生可以将条件用序号标注出来,最后根据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做出正确的解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在第二次阅读中进一步理解到题目的含义,并找到可实施的解答手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下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初中数学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阅读材料,这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是一种考验。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制订合理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学题目和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袁晓.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45+47.
[2]王天.浅谈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现代中学教育,2017(03):45-47.
[3]姚景霞.培养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几点做法[J].黑河教育,2020(03):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