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广东省化州市下郭街道中心小学,525100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发展力量的重要来源,是文化教育的燎原之火,老师的存在,是这燎原之火得以不灭的重要保障。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的启迪者。老师是甘露,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灵;老师是明灯,去照亮孩子们的前进道路。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要注重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渗透及应用,塑造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以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本文注重立足于立德树人理念,探讨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生;德育教育
前言: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对立德树人理念的把握,要立足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突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小学生日后成长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另外,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在老师的帮助下培养自己的德育品质,提升道德水平。在新时期下,小学班主任的教育应当与班级管理及德育紧密结合,促使青少年培养健全的道德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要把握立德树人理念内涵,对传统德育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以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及进步的教学目标。
一、加强教学理念转变,突出立德为先
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小学生教育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如何做好小学生德育教育问题,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成为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内容。新的形势下,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受到外在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小学生身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小学生思想“早熟”问题比较普遍[1]。同时,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环境下,网络上不良信息的传播,使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例如在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上,一些宣传拜金主义、精致利己主义思想,给小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缺乏判断力,可能受到这些思想的误导,误入歧途。在进行小学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新的教育教学形势做好把握,突出立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弘扬正确的价值理念,使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德行。通过将立德放在首位,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小学生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要注重对小学生的成长及发展环境做好针对性把握,突出立德教育的重要性。在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小学生辩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引导小学生知道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负能量”,使小学生对是非曲直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能够明白是非[2]。通过把握立德为先的教育理念,使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加强教书和育人进行结合,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为小学生日后的成长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把握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做好德育教育渗透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对立德树人理念的把握,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做好细节的有效把控,使立德树人理念与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紧密地结合,使其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全面地应用及渗透。这样一来,能够针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引导小学生对德育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及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科教学特点,把握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使德育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突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引导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内容,对语文学科涉及到的德育教育因素做好把握。如语文中一些弘扬正能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高贵人格品质的文章。通过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德育因素进行有效把握,使其与学科教学工作进行有效地融合,对立德树人理念进行有效地践行。通过把握课堂这一主阵地,对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进行弘扬发展,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小学生日后更好地成长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立德树人理念的践行,教师要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注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习实际情况进行把握,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4]。
三、打造立德树人教育共同体,拓展德育教育外延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德育教育中的渗透及应用,要注重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改变,突出德育教育的影响力,构建立德树人德育教育共同体,拓展德育教育的外延,对小学生起到积极、正向的影响,从而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及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结合立德树人理念的概念及内涵,教师要注重把握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学校为主体,家庭、社会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对德育教育的理论进行把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家庭教育中,家长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品质进行培养,并为学生做好榜样作用,对孩子予以有效地教育[5]。社会层面,要加强社会环境的净化,为学生学习及成长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例如,在打造立德树人教育共同体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指引学生对德育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思考。如与社区取得联系,开展社区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对德育教育知识进行有效地践行。这样一来,指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能够使学生对立德树人理念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使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借助于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立德树人理念进行深入地学习及理解。通过构建立德树人教育共同体,为学生的成长及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潜移默化的发展。
结束语: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把握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突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学生对德育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强化学生对立德树人理念进行理解,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课堂教学工作,并联系社会生活,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使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及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
参考文献:
[1]齐玉静.才智.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相关方法分析[J]. 2015(18)
[2]关蕊.浅析小学德育实效性教学的理念及方法[J].科技经济市场. 2015(01)
[3]缪建新.探寻课改背景下的德育新路[J].教育发展研究. 2004(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