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改进与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6期   作者:章洲
[导读] 高中物理是高中知识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

        章洲
        合肥一六八中学 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高中物理是高中知识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使用当今的教学发展需要。本文即是从变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开展实验教学三个角度出发,对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改进与创新进行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双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改进
        随着双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于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对此,高中物理教学需要进行适当地转变,唯此才能切实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改进与创新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变革教学理念,注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老师属于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学生多居于附属性的学习地位。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老师习惯性地将知识直接性地传递给学生,但是学生并没有真正吸收和理解知识。在双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老师需要变革自身的教学理念,将传统的“师本位”向着“生本位”的方向进行转化,如此才能提升高中物理知识教学的效果,也才能与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相契合。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一课时,教学老师不要直接就告诉学生什么是摩擦力,而是需要引导学生思索和探究什么是摩擦力。具体而言,教学老师可以当着学生的面推动讲桌,而且还可以邀请其他学生上台一起帮助自己推动讲桌。当然,挪出多少距离还要重新挪动回来。在推动之后,教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推动讲桌会如此费力。多数的学生可能会认为课桌太重的缘故。此时教学老师就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更深一步的引导,比如将课桌转变成为同等重量的铁球,推动还会是同样费力吗?显然不是了,那么学生给出的答案自然也就不攻自破。那么通过对比课桌和铁球,是不是可以发掘二者之间的差异呢?是的,正是课桌与铁球与地面之间的接触。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既然我们在推动讲桌时,赋予了讲桌一个向左的作用力,那么就必然存在一个向右的作用力与其相抗衡,此时,教学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力。学生就会明白这是摩擦力的作用。在学生明白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教学老师再告诉学生摩擦力的具体概念,从而使得学生真正理解摩擦力。反之,如果教学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摩擦力的概念,学生对于摩擦力的理解就不会如此深刻,而且很有可能会因为“生活常识”的缘故而对摩擦力产生错误理解。
        二、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微课开展物理教学
        微课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其对于高中物理知识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开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性作用。比如,借助微课教学可以大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微课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等。微课教学既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之前,同时也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之后,应用方式不同,所发挥出来的微课作用也就不尽相同。


        具体而言,教学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通过微课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比如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一课时,教学老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该部分知识预习的方法,比如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谁先落地,并且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正确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含义及其规律。也就是说,通过微课,教学老师可以切实指导学生如何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到了次日课堂,教学老师可以根据微课预习当中的指导,要求学生进行回答,比如学生实验的结果是什么,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意思,其运动的规律又是什么等,然后根据学生们的回答了解学生在知识预习过程当中的不足,进而为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开展针对性地教学。到了课下,教学老师还要根据课堂教学当中的不足或者缺憾进行弥补,即将这部分内容通过微课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这也就扩大了课堂教学的范围。同时,教学老师还可以通过微课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以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如此一来,微课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学指导作用。
        三、注重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针对于高中物理知识教学而言,同样如此。教学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方式,加深其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但是,关于实验的方式,教学老师不宜告诉学生,而是应当交由学生自己进行思考、选择和尝试。比如,在引导学生研究弹簧弹力与变形的关系时,教学老师先不要学生观看课本,而是要求学生先思考应当如何进行实验。当然,这个过程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老师可以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而不可以将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之内,否则不利于将小组合作教学的效果发挥出来。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学老师可以进行巡场监督,以了解学生们的思路。同时,教学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对学生们的思维加以指导。在学生思考好具体的探究方法之后,教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要求,为其提供不同的实验器材,然后让各个学生小组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最后,教学老师再将学生们的探究结果进行汇总,并且寻找不同学生小组的探究差异,引导学生挖掘差异产生的原因,将实验过程当中的变化分析清楚、透彻,最后才是引导学生得出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结论。
        总而言之,双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改进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摸索和转变的。比如教学理念的变革,这在传统的知识教学中已经形成了习惯,所以想要进行改变并不简单,这需要教学老师深刻理解“生本位”教学的主旨,进而才是在此指导下的教学方法改变,比如微课教学、实验教学等,都需要以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为基础。当然,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改进并不仅限于以上一个方面,具体高中物理老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但是需要注重以提升学生自身的物理知识学习能力为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晓光.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求知导刊,2020(01):21-22.
        [2]少杰.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创新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培养[J].天津教育,2020(12):114-115.
        [3]陈莹.高中物理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改进对策[J].海峡科学,2019(03):94-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