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诚
安徽省寿县马集学校
摘要: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地理图册可以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理念,是由图、文、表三者相结合构成的。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需要了解世界范围内的地理知识,使用地理图册就可以更深入的进行学习,地理图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是中学地理教学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地理图册;地理教学
引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部门要求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家长和老师已经不单单只要求学生有着优秀的学习成绩,而是要让他们全面发展,能从课本里走出来,脱离那种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模式,使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书本里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地理教学中,使用地理图册来辅助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地理与其他学科不同,如脱离了地理图册将无法完整的进行地理教学。
一、地理图册对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地理图册是地理这门学科的代表,是对整个初中地理教材内容的延伸和辅助,与教材之间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地理图册是地理教学工具之一,在内容的取舍方面要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实际[1]。地理地图册在编制过程中也始终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侧重体现学习在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学科理念,是初中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意识。老师要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这样十分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的位置、形态、高低、大小、分布等情况,从而深化地理空间概念,理解地理规律。新课改呼吁“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其中运用地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正是最学生基本的技能。尤其对于那些空间思维能力强、喜爱地理的学生而言,地理地图册是直观、形象、快速获取和理解地理知识的最重要捷径,也是有效解决地理问题的得力助手。除此之外,通过图册更能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了解地理喜欢地理。
二、地理图册对学习地理的具体作用
(一)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初中地理学科是让学生了解到更广阔的立体空间知识,而地理图册正是将复杂的立体知识转变成直观的平面知识,把难以构建的地理模型放到纸面上来,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学习观察的同时也能建立地理思维、提升探索发现的能力[2]。
通过观看地理图册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地理图册上绘出的图像也能够以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印入学生脑海。所以,运用地理图册进行地理课程教学是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和逻辑思维方式的,它能够在很大层次上降低地理教师授课的难度,在学生刚接触地理这门学科的时候会对地理的基础知识有一些不解,例如,经纬线具体指的是什么、南半球北半球如何划分、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在哪等,这些都是需要运用图形来解决学生内心的疑惑。
(二)有效提升课堂积极性
地理图册的运用并不只是帮助学生学习几个地理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自发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将每一个地点每一片区域的名称生硬的讲授给学生,那么这个过程就只是从教师“输出”到学生“输入”的过程,学生的记忆仅会停留在大脑皮层。如果鼓励学生使用地理图册先找出对应的地名,再听老师的讲解,那么这就是知识的二次理解,学生自主输入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学习的过程,通过老师的讲解则可以再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这对于对提高课堂上学生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3]。
(三)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在开展新课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并且仔细观看地理图册,这样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就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建立一个初步印象,有助于教师在讲课时提高学生的知识点记忆力。课程进行之中也可以用地理图册作为理解知识传输工具。在课后也是可以用地理图册让学生有一个再次记忆的过程。在每个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地理图册,更好地完善教学的内容,建立完整的教学反馈机制,及时为学生查漏补缺,从而有效的提升教师教学效率。
三、结语
地理图册作为初中地理教学的法宝之一,对地理课堂的有效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地理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地理图册的重要作用,并且把它贯穿在整个教学的进程之中,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教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动脑思考,把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绘图的能力作为地理教学的重点,这样才能够保证地理课堂有效率地进行。地理图册是地理教学的重要补充,是通过文、图、表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能够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思维,更好的学习地理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韩龙羽.地理图册对于学习地理的帮助[J].基础教育论坛,2018, 000(001):P.33-34.
[2]程红军.探讨提升初中地理课教学的手段[J].新智慧,2018,000(035):72.
[3]李晓云.用好地图图册提高学习效果[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 013(006):31.